瞭望难度增大,需高度警觉。由于夜间光线昏暗,肉眼发现目标的难度大幅提升,瞭望人员要频繁交替使用望远镜扫视海面,尤其要重点关注灯光信号,通过灯光的颜色、闪烁规律、明暗变化等来判断来船的动态、类型及距离。例如,看到红色闪光灯,可能是来船的左舷灯,结合其闪烁频率和相对位置变化,初步判断来船是在靠近还是远离本船;若发现白色桅灯且高度逐渐升高,预示来船距离渐近。每隔 10 - 15 分钟,瞭望人员要向驾驶员报告一次瞭望情况,确保信息及时更新。
驾驶台灯光调节有讲究。既要保证驾驶台内部操作区域(如仪表板、海图桌、控制台等)有足够照明,以便船员能清晰看清各种仪器设备的显示数据、海图标注以及操作按钮,又不能让灯光过亮,以免影响瞭望人员的视线,造成视觉盲区。通常采用局部照明和遮光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为仪表板安装可调节亮度的灯带,将海图桌上方的灯光调至柔和且集中照射在海图上,同时在瞭望窗前设置遮光窗帘,防止内部光线反射干扰瞭望。
船舶自身灯光按规开启。航行灯是夜间船舶的 “身份证”,必须确保其正常亮着,包括桅灯、舷灯、尾灯等,桅灯显示船舶的航向,舷灯表明船舶的横向位置,尾灯提示后方来船。值班人员在交接班和定时巡查时,要仔细检查航行灯有无损坏、熄灭或被遮挡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更换灯泡或排除故障;此外,根据船舶的作业状态(如抛锚、拖带等),开启相应的信号灯,向周围船舶准确传达本船的状态信息,避免碰撞事故发生。船员自身也要提前调整作息,在值班前充分休息,克服生物钟紊乱带来的疲劳感,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确保夜间能精准操作设备和有效瞭望。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