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系统组成:船舶主机过热保护与报警系统通常由温度传感器(如热电偶、热电阻等)、信号传输线路、控制器(一般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或专用控制单元)和报警装置(声光报警器)组成。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主机关键发热部位,如气缸盖、冷却水管路出口、曲轴箱等,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设置步骤:
确定正常运行温度范围:查阅主机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资料,明确主机各监测部位在不同工况(怠速、额定转速、满载等)下的正常温度范围,例如气缸盖正常温度在 80°C - 100°C 之间,冷却水管路出口温度在 60°C - 80°C 等。这是设置过热保护与报警阈值的基础。
设置预警阈值:一般将预警阈值设定为正常上限温度的 90% 左右。以气缸盖为例,若正常上限为 100°C,则预警阈值可设为 90°C。在控制器中输入相应参数,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温度达到或接近预警阈值时,系统通过声光报警器发出预警信号,提醒船员及时采取措施,如检查冷却系统、降低主机负荷等,防止温度进一步上升。
设置报警阈值:报警阈值通常即为正常上限温度或略高于正常上限(考虑到传感器测量误差等因素),如气缸盖报警阈值设为 100°C 或 105°C。一旦温度超过报警阈值,报警装置会持续发出强烈声光报警,此时必须立即停机,排查过热原因,严禁主机带 “热” 运行,避免造成严重机械损坏。
测试与验证:完成阈值设置后,要进行模拟测试。通过人为模拟温度升高情况(如用加热装置靠近温度传感器),检查预警和报警系统是否能及时准确响应,验证设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阈值或检查系统硬件故障,确保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发挥保障安全的作用。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