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大潮时机:
原理与操作:详细研究搁浅海域的潮汐规律,通过查阅潮汐表、咨询当地海事部门或参考过往的潮汐数据等方式,确定大潮出现的时间。在大潮来临前,做好船舶的各项准备工作,比如检查船舶的水密性、确保动力系统能随时启动、加固船舶的固定措施(防止在潮水涨落过程中出现意外移位)等。当大潮到来,水位大幅上升使船舶浮力增加,若船舶本身受损不严重,有可能随着潮水自然浮起,此时船员可适时启动动力系统操控船舶脱离搁浅位置。
案例应用:例如在某沿海浅滩区域,一艘小型渔船搁浅,船长经过分析当地潮汐情况,得知几天后会有一次大潮,潮高预计能满足渔船浮起需求。于是在这期间,船员们对渔船进行了简单维护,清理了船底杂物,并密切关注潮水变化。大潮来临时,渔船顺利浮起,船员凭借经验启动发动机,慢慢驶离了搁浅区域。
利用潮水流向:
原理与操作:除了关注潮位变化,还可分析潮水流向,在合适的潮水涨落阶段,根据水流方向,通过调整船舶的姿态(如船头朝向水流方向等),借助水流的力量推动船舶移动,帮助其脱离搁浅位置。同时,可以结合锚的使用,在船舶移动过程中抛下锚,通过收放锚链来控制船舶移动的速度和方向,使船舶能沿着有利于脱浅的路径移动。
案例应用:有一艘中型驳船在河口附近搁浅,船员观察到涨潮时水流方向朝着航道方向,便提前将船头调整对准水流方向,在涨潮水流的推动下,船舶开始缓慢移动,期间适时抛下锚控制移动速度,经过几次这样利用潮水流向和锚的配合操作,驳船最终成功脱离了搁浅区域。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