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河船员培训中进行环境保护知识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法规讲解
详细介绍国内相关的内河环境保护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等。让船员了解在船舶运营过程中,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例如禁止向内河排放油类、油性混合物、有毒液体物质等污染物。
通过实际的违法案例进行分析,如某内河船舶因为违规排放含油污水而受到严厉的行政处罚,让船员直观地感受到违反法规的严重性。
污染类型及危害阐述
解释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细菌和病毒等。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使内河水质恶化,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藻类死亡后分解会进一步消耗水中的氧气,使水质变黑发臭,形成恶性循环。
告知船员内河船舶垃圾主要有食品垃圾、塑料垃圾、生活废弃物等。垃圾如果随意丢弃到内河,不仅会影响水域景观,还会对航运安全造成威胁,例如漂浮的垃圾可能缠绕螺旋桨,导致船舶动力系统故障。同时,垃圾的分解会消耗水中的氧气,释放有害物质,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
讲解油类污染物的来源,包括船舶机器设备的泄漏、含油污水的不当排放等。说明油污染对内河水生生物的危害,如油膜会阻碍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氧气交换,导致水中溶解氧减少,使水生生物窒息死亡。而且油类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传递,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油污染
垃圾污染
生活污水污染
环保技术与设备知识
对于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要让船员掌握其处理流程,如物理处理(沉淀、过滤)、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等环节。并且要强调船员对处理后水质的监测责任,确保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讲解船舶垃圾收集装置的类型,如垃圾桶、垃圾压实机等。告诉船员如何合理使用这些设备,将垃圾分类收集,减少垃圾体积,方便后续上岸处理。还可以介绍一些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如垃圾焚烧炉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以及焚烧后灰烬的处理方法。
详细介绍油水分离设备的工作原理,如重力分离、聚结分离等原理。让船员明白这些设备是如何将油和水分离,以达到排放标准。同时,培训船员如何正确操作和维护油水分离设备,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清洗分离元件等。
油水分离设备
垃圾收集和处理设备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船舶设备操作实践
在实船上,让船员实际操作油水分离设备、垃圾处理设备和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培训人员在旁边指导,纠正船员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动作,例如在操作油水分离设备时,确保船员正确开启进出口阀门,调整合适的流量,以保证分离效果。
组织船员进行设备故障模拟演练,例如设置油水分离设备的分离元件堵塞等故障,让船员学会如何快速判断故障原因,并进行简单的维修和应急处理,如清洗分离元件或切换备用设备。
应急演练
开展船舶污染应急演练,如模拟船舶发生油泄漏事故。让船员熟悉应急响应程序,包括立即停止相关作业、启动应急预案、使用围油栏控制油的扩散、用吸油材料吸附油污等操作。
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估,让船员反思在应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反应速度不够快、设备使用不熟练等,从而不断提高船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港口和航道实地考察
组织船员参观内河港口的环保设施,如港口的船舶垃圾接收站、含油污水接收处理设施等。让船员了解船舶污染物上岸后的处理流程,以及港口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措施。
在航道上,实地观察内河的生态环境现状,如水质情况、水生生物种类等。同时,让船员观察航道上的漂浮物情况,增强他们对船舶垃圾污染的直观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