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船员实际操作技能训练是船员培训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具体的开展方式: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教学阶段
课堂讲解
在培训初期,讲师会详细讲解船舶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例如,对于船舶的舵机系统,会通过示意图、模型等方式,让船员了解舵机的机械结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包括舵叶的转动角度与舵机操作杆行程的关系等。
同时,还会讲解内河航道规则相关的理论知识,如不同航段的限速规定、船舶交会规则等,为实际操作中的安全航行提供依据。例如,在讲解弯曲航道航行规则时,会结合内河航道图,说明船舶在进入弯道前应如何提前调整航向、控制航速等。
模拟器训练
利用船舶操纵模拟器进行初步的实际操作体验。模拟器可以模拟各种内河航道场景,如狭窄航道、繁忙港口、浅滩区域等。船员可以在模拟器上熟悉船舶的基本操纵,如起航、停车、转向等操作。
例如,在模拟港口船舶进出港时,船员可以通过模拟器的操纵杆感受不同舵角和车速组合下船舶的运动状态,了解如何避让其他船舶,以及如何根据码头的布局和水流情况进行靠泊操作。这种模拟训练可以让船员在安全的环境中多次练习,积累操作经验,并且能够及时纠正错误操作。
二、实地操作演练阶段
码头实地操作
在码头区域,船员会进行船舶系泊和解缆的实际操作训练。培训师会示范正确的系缆绳方法,包括不同类型缆绳(如纤维缆、钢丝缆)的使用场景和打结方式。例如,在使用纤维缆进行船舶横缆系泊时,要注意缆绳的张力调整,避免过松或过紧。
同时,还会进行船舶靠离码头的实地演练。在靠码头时,船员要学会观察码头的风向、水流以及码头边的障碍物等因素。例如,在有水流的情况下,要根据水流方向和流速,提前调整船舶的角度和速度,使船舶能够平稳地靠上码头。在离码头时,则要掌握正确的解缆顺序和船舶启动操作,防止船舶与码头发生碰撞。
航道航行操作
在实际内河航道中,在培训师的指导下,船员会进行航行操作。包括根据航道标志(如航标灯、浮标等)进行航线规划和船舶定位。例如,在长江的某些航段,船员要学会识别左右岸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浮标,按照浮标指示的航道行驶,避免驶入浅滩或危险区域。
还会进行船舶在不同水流速度和流向情况下的航行操作。比如,在顺流航行时,要注意控制船速,避免超速;在逆流航行时,要合理调整主机功率,确保船舶有足够的动力前进。同时,要学会在航行过程中观察其他船舶的动态,及时通过甚高频(VHF)无线电等通讯设备进行联系和避让操作。
三、特殊情况操作训练阶段
应急操作演练
开展船舶失控应急操作训练。例如,当船舶主机故障失去动力时,船员要学会迅速判断情况,放下应急锚,利用锚的抓力稳住船舶,避免船舶漂流发生碰撞事故。同时,要及时通过通讯设备发出求救信号。
进行船舶火灾应急演练。船员要熟悉船上各种灭火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水带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在模拟火灾场景中,船员要能够迅速穿戴好消防服,按照正确的灭火程序进行灭火操作,如先切断电源,再使用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灭火等。
还包括船舶进水应急处理。船员要学会判断进水位置,及时启动排水设备,如使用舱底泵排水。如果进水严重,要采取堵漏措施,如使用堵漏器材对破损处进行封堵。
复杂气象条件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