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船员资讯  >  内河船舶驾驶员在不同水域航行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内河船舶驾驶员在不同水域航行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年01月04日 21:24   浏览:0   来源:Faye
  1. 港口水域

    • 船舶交通密集:港口是船舶集中停靠、装卸货物的区域,船舶交通流量大。驾驶员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通过甚高频(VHF)无线电与港口交通管制中心和其他船舶保持密切联系,严格遵守港口的交通规则和信号指示。例如,在进港和离港时,按照规定的航道和顺序通行,避免抢行。

    • 操纵空间有限:港口水域相对狭窄,船舶的操纵空间有限。驾驶员要精准控制船舶的速度和航向,提前做好转向和停车的准备。在靠泊和离泊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风向、水流和码头的布局,合理利用拖轮协助船舶靠离泊。比如,在有横风的情况下,靠泊时要提前调整船舶角度,利用风的力量和拖轮的推力将船舶平稳地靠向码头。

    • 注意码头设施和其他作业船舶:港口有各种码头设施,如起重机、输油管道等,驾驶员要注意避免船舶碰撞这些设施。同时,还要留意正在进行装卸作业的其他船舶,防止缆绳、货物装卸设备等对本船造成干扰或损害。

  2. 狭窄航道水域

    • 提前了解航道信息:在进入狭窄航道之前,驾驶员要仔细研究航道图,掌握航道的水深、宽度、曲率、障碍物等详细信息。同时,关注航道通告,了解航道内是否有临时施工、浅滩变化等情况。例如,对于一些季节性变化明显的狭窄航道,要清楚不同水位时期航道的通航特点。

    • 控制航速和加强瞭望:进入狭窄航道后,要适当降低航速,一般以能在船舶制动距离内安全停车为宜。加强瞭望是关键,通过视觉观察、望远镜、雷达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等多种方式,密切注视航道两侧的岸线、航标和其他船舶的动态。例如,在视线受阻的弯道处,要提前利用雷达探测对向船舶。

    • 谨慎操纵船舶:严格按照航道中心线或规定的通航一侧行驶,在转向时,采用小角度、慢速度的转向方法。与其他船舶相遇时,根据内河避碰规则,提前沟通并采取合理的避让措施,如减速、靠右或选择合适的会船地点,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一般至少保持两船之间有一个船长以上的距离。

  3. 桥区水域

    • 了解桥梁参数和通航规定:驾驶员要熟悉桥区的桥梁净空高度、通航孔宽度、水流情况以及桥梁管理部门的通航规定。在通过桥梁之前,确认本船的高度和宽度是否符合通航要求,避免碰撞桥梁。例如,一些桥梁在不同水位时期通航孔的位置和净空高度会有所变化,驾驶员需要提前核实。

    • 应对复杂水流和风向:桥区水域的水流情况通常比较复杂,可能会出现漩涡、横流等现象。驾驶员要提前观察水流和风向对船舶的影响,调整船舶的速度和航向。在通过桥梁时,尽量保持船舶的稳定,避免船舶被水流或风吹偏而碰撞桥梁。

    • 保持通信畅通和注意瞭望:通过桥区时,要通过 VHF 与桥梁管理部门和其他船舶保持通信畅通,及时了解桥区的通航信息。同时,加强瞭望,注意观察桥梁上的交通情况(如是否有车辆、行人等)和桥体的结构状况,防止桥上的物体掉落砸到船舶。

  4. 开阔水域

    • 注意天气变化和海况(内河为水文):开阔水域受天气和水文条件的影响较大。驾驶员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包括风向、风力、降雨、雾等天气情况,以及内河的水位、水流、波浪等水文情况。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及时寻找安全的避风港或锚地。例如,当有暴雨或强风时,避免在开阔水域继续航行。

    • 保持正规瞭望和定位:由于视野开阔,船舶周围的情况变化相对复杂。驾驶员要保持正规瞭望,使用雷达、GPS 等设备准确确定船舶的位置和周围船舶的动态。在会船或避让时,要提前判断其他船舶的意图,按照内河避碰规则采取适当的行动。

    • 防止船舶走锚(在锚泊时):如果在开阔水域锚泊,要考虑水流、风向等因素对船舶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锚地,放出足够长度的锚链,并且定期检查锚泊情况,防止船舶走锚。例如,在水流较急的开阔水域,锚链的长度一般要达到水深的 4 - 7 倍。

航运圈资讯号
Faye
介绍
关注我,关注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