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内河航运资讯  >  内河船舶驾驶员如何应对浅滩和暗礁的航行挑战?
内河船舶驾驶员如何应对浅滩和暗礁的航行挑战?
2025年01月04日 21:17   浏览:0   来源:Faye

内河船舶驾驶员在面对浅滩和暗礁的航行挑战时,可以采取以下多种措施:


一、航行前的准备


  1. 研究航道图

    • 航道图是内河驾驶员的重要工具。驾驶员需要仔细研究航道图,准确识别浅滩和暗礁的位置、范围以及其周围的水深情况。例如,在长江某些河段的航道图上,会详细标注出历年枯水期出现的浅滩位置和最小水深。通过分析航道图,驾驶员可以提前规划安全的航线,避开已知的危险区域。

  2. 收集水文信息

    • 了解当时的水位情况至关重要。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浅滩和暗礁对船舶航行的威胁程度。驾驶员可以通过当地的航道管理部门、水文站等渠道获取水位信息。比如,在珠江水系,每年的雨季和旱季水位变化很大。在旱季,一些平时安全的航道可能会出现浅滩,驾驶员需要根据水位下降的幅度,预估浅滩范围的扩大情况。

    • 还要关注水流速度和流向。在浅滩和暗礁附近,水流情况往往比较复杂。例如,在一些河流的弯道处,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外侧可能是浅滩,水流会向内侧冲刷,形成较强的横向水流。驾驶员需要了解这些水流特点,以便在航行中准确操纵船舶。

  3. 检查船舶设备

    • 确保船舶的测深设备正常工作。如回声测深仪能够实时测量船舶底部到水底的距离,在接近浅滩或暗礁区域时,驾驶员可以依靠它来获取水深数据。

    • 舵机系统必须灵活可靠。在遇到浅滩或暗礁需要紧急转向时,良好的舵机性能是船舶安全避让的关键。同时,推进系统也要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船舶有足够的动力来应对复杂的水流和可能的操纵动作。


二、航行过程中的操作


  1. 保持瞭望

    • 视觉瞭望是最基本的方式。驾驶员要时刻观察水面情况,包括水色和波浪形态。一般来说,浅滩上方的水色较浅,可能会出现泛黄或泛白的现象,这是因为水底的泥沙被水流搅动。而且浅滩和暗礁周围的水面可能会有异常的波浪,如破碎的小浪或涟漪。

    • 利用望远镜辅助瞭望远处的情况,尤其是在宽阔的内河航道或者在弯道处,提前发现潜在的浅滩和暗礁迹象。

    • 除了视觉瞭望,还要利用雷达等设备进行探测。现代内河船舶大多配备了雷达,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探测到水面上的障碍物,包括露出水面较少的暗礁和浅滩的边缘部分。

  2. 控制航速

    • 在接近可能存在浅滩和暗礁的区域时,适当降低航速。低速航行有多个好处,一方面,如果船舶不幸触碰到浅滩或暗礁,较低的速度可以减少船舶受损的程度;另一方面,低速航行可以为驾驶员提供更多的反应时间来采取避让措施。例如,在通过长江下游一些有暗礁分布的狭窄航道时,将航速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能够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3. 谨慎驾驶船舶

    • 严格按照预定的安全航线行驶。在驾驶过程中,要保持船舶在航道的中央或者水深足够的一侧。如果需要避让其他船舶而不得不偏离安全航线,要特别注意浅滩和暗礁的位置。

    • 遇到浅滩和暗礁时,采用合适的操纵方法。如果是浅滩,在有足够水深一侧通过时,要注意防止船舶被水流推向浅滩。此时可以适当加大舵角,利用水流的力量和船舶的动力来保持航向。对于暗礁,尽量保持足够的距离绕行。如果无法避免近距离通过,要精确控制船舶的位置和姿态,防止船底擦碰暗礁。

    • 注意观察船舶的吃水情况。船舶的吃水深度会随着装载货物的多少、燃油的消耗等因素而变化。在航行中,驾驶员要根据船舶的吃水情况,结合水深信息,判断船舶是否能够安全通过浅滩和暗礁区域。


三、应急措施


  1. 触浅应急处理

    • 如果船舶不慎触浅,首先要保持冷静。立即停止船舶前进,防止船舶因惯性继续向浅滩深处滑行。然后评估船舶的状态,检查是否有船体破损、进水等情况。

    • 尝试倒车脱离浅滩。在倒车时,要缓慢操作,避免因动力过大导致船舶损坏加剧。如果倒车无法成功,可以考虑等待涨潮(如果是受潮水影响的内河)或者请求拖轮协助。

  2. 触碰暗礁应急处理

    • 当船舶触碰暗礁时,同样要先停止船舶前进。迅速检查船底和船体结构,查看是否有破损和漏水。如果发现漏水,要立即采取堵漏措施,如使用堵漏器材封堵漏洞,启动排水泵排水。

    • 发出求救信号,报告船舶的位置、受损情况等信息。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船舶的稳定,避免船舶因水流或其他因素进一步损坏。


航运圈资讯号
Faye
介绍
关注我,关注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