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船舶资讯  >  船舶垃圾处理的法规和政策有哪些?
船舶垃圾处理的法规和政策有哪些?
2025年01月04日 11:00   浏览:0   来源:Faye

国际法规


  • 《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国际公约》(MARPOL)附则 V:这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关于船舶垃圾处理的重要公约。规定了船舶垃圾的分类,如食品废弃物、塑料垃圾、货物残余等;明确了不同类型垃圾的处理和排放要求,例如在特殊区域之外,食品废弃物需在距最近陆地不少于 3 海里处经粉碎机或研磨机处理后排放,且粉碎后的颗粒须能通过筛眼不大于 25 毫米的粗筛;要求船舶配备《垃圾管理计划》《垃圾记录簿》和垃圾公告牌等,并对相关记录和报告的内容及保存期限等作出了详细规定12

国内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其中对船舶垃圾污染防治作出了原则性规定,要求船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防止船舶污染的规定,排放船舶垃圾应当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不得向海域排放油类、油性混合物、废弃物和其他有害物质1

  •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对船舶垃圾的分类、收集、储存、处置等做出了具体规定,明确了船舶垃圾排放的限制和要求,规定船舶在排放垃圾前需向相关部门报告,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排放,排放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造成海洋污染。同时,也规定了相关部门对船舶垃圾排放的监管职责和对违反规定的船舶的处罚措施等1

  • 《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规定了船舶垃圾在不同水域、不同类型船舶的排放限值和控制要求,包括对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如规定了在内河和距最近陆地 3 海里以内的海域,船舶垃圾不得排放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进一步细化了船舶垃圾处理的各项要求,对船舶垃圾的收集、存放、转运等环节进行了规范,明确了船舶垃圾接收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对船舶垃圾处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违法行为的处罚等。

地方政策


  • 《厦门经济特区船舶污染防治条例》:是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生效施行后,全国首部船舶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强调相关部门对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的联动管理,首次允许港内船舶执行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标准,实现船舶污染治理 “船 — 岸” 无缝接轨。同时,细化船舶在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特别保护海域排放要求4

船舶垃圾处理法规的执行情况如何?

各国船舶垃圾处理法规存在哪些差异?

如何加强对船舶垃圾处理法规的宣传和培训?


航运圈资讯号
Faye
介绍
关注我,关注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