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船舶资讯  >  船舶在港口停靠期间,如何做好安保管理?
船舶在港口停靠期间,如何做好安保管理?
2024年12月31日 17:00   浏览:1   来源:Faye

船舶在港口停靠期间面临诸多安全风险,如盗窃、恐怖袭击、非法登船等。以下是做好船舶安保管理的详细措施:

一、人员出入管理


  1. 登船人员身份核实

    • 建立严格的登船人员身份验证制度。在船舶梯口安排专人负责检查登船人员的身份证件,包括护照、海员证、港口通行证等。对于访客,要提前获取其姓名、单位、登船事由等信息,并与相关方(如船舶代理、港口当局)进行核对。

    • 利用身份识别技术,如安装电子门禁系统,通过读取身份证、工作证或其他授权卡片中的信息来验证身份。同时,可以配备人脸识别设备,提高身份验证的准确性和效率。

  2. 人员登船记录

    • 设立详细的人员登船记录簿,记录每一位登船人员的姓名、证件号码、登船时间、离船时间、登船事由等信息。记录工作应由专人负责,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对于船员以外的登船人员,发放临时登船牌,并要求其在船上期间始终佩戴。登船牌应注明登船人员的身份信息、有效期和活动区域限制等内容。

二、船舶周边安全监控


  1. 监控设备布置

    • 在船舶周围安装足够数量的监控摄像头,覆盖船舶的甲板、梯口、货舱口等关键区域。摄像头应具备高清、夜视和防水功能,确保能够在不同天气和光照条件下有效监控。

    • 配置移动侦测和警报联动功能,当监控区域内有异常活动时,系统能够自动发出警报并将画面传输到船舶的安保监控室。同时,在船舶的周边设置感应式照明设备,当有人靠近时自动开启照明,增强监控效果。

  2. 巡逻与瞭望

    • 安排船员定时进行巡逻,巡逻路线应覆盖船舶的全船范围。巡逻人员要保持警惕,注意观察船舶周边的情况,包括水面上的船只、靠近船舶的人员和车辆等。

    • 在船舶的高处(如驾驶台、桅顶)设置瞭望岗位,利用望远镜等工具对港口水域进行瞭望。瞭望人员要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并向船舶安保负责人报告。

三、货物安全防护


  1. 货物装卸过程监控

    • 在货物装卸期间,加强对装卸作业现场的监督。确保装卸工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货物损坏、丢失或被盗。安排船员在现场值班,重点关注高价值货物、危险货物和易被盗货物的装卸情况。

    • 对于贵重货物,如集装箱内的高价值电子产品或精密仪器,在装卸过程中可采用封条、铅封等方式进行安全防护。同时,利用监控设备记录装卸全过程,便于事后检查。

  2. 货物存放安全

    • 合理安排货物在船上的存放位置,将高价值货物存放在有安全防护措施的舱室或集装箱内。对于危险货物,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和存放,确保其不会对其他货物和船舶安全造成威胁。

    • 对货物舱室和存放区域设置物理防护设施,如安装防盗门、防护栏等。定期检查货物的存放状态和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性,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船舶设备安全保障


  1. 关键设备防护

    • 对船舶的关键设备,如主机、舵机、通信设备等进行重点防护。在设备周围设置防护栏或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接近。对设备的控制终端和操作面板,可以安装保护罩或密码锁,限制未经授权的操作。

    • 加强对设备机房的安全管理,限制人员进入。机房入口处设置门禁系统,只有经过授权的船员才能进入。同时,在机房内安装环境监测设备,如温度、湿度和烟雾报警器,确保设备运行环境安全。

  2. 设备维护检查

    • 在港口停靠期间,利用机会对船舶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定期检查设备的外观、连接部件和运行参数,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或潜在的安全隐患。对于需要维修的设备,确保维修工作由合格的技术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五、应急响应计划


  1. 应急预案制定

    • 制定完善的船舶安保应急预案,包括应对盗窃、火灾、恐怖袭击、人员落水等各种紧急情况的具体措施。应急预案应明确各船员的职责分工、应急通讯方式、疏散路线和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等内容。

    • 组织船员进行应急演练,使船员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流程。演练可以包括模拟火灾报警、人员疏散、与港口保安力量的协同作战等环节,提高船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2. 与港口保安力量协作

    • 与港口保安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机制。了解港口的安保设施和应急响应程序,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港口保安力量的支持。向港口保安部门提供船舶的基本信息、安保计划和应急联系方式等,以便他们在需要时能够快速响应。

航运圈资讯号
Faye
介绍
关注我,关注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