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体系的构建要素
对于每个指标,都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以货物运输准时率为例,达到 90% 及以上可能评为优秀,得分为该项指标满分的 80% - 100%;70% - 90% 为良好,得分为满分的 60% - 80%;60% - 70% 为合格,得分为满分的 40% - 60%;低于 60% 为不合格,得分低于满分的 40%。其他指标也会有类似的分级评分标准,以便对会员企业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分配权重。一般来说,服务质量指标和合规经营指标的权重相对较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客户利益和行业秩序。例如,服务质量指标可能占总分的 30% - 40%,合规经营指标占 20% - 30%,业务能力指标占 20% - 30%,客户满意度指标占 10% - 20%,创新能力指标占 5% - 15%。权重的具体分配可以根据行业发展阶段和协会重点关注的方向进行调整。
服务质量指标:这是评级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货物运输的准时率、货物的破损率和丢失率。例如,对于准时率,会根据不同运输方式(海运、空运、陆运)设定具体的标准,如海运的准时到港率要求达到一定的百分比。货物破损率和丢失率则通过统计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货物出现破损或丢失的情况占总运输货物量的比例来衡量。
业务能力指标:主要涉及企业的运输资源(如自有车队、船舶、飞机的规模和运力)、仓储设施(仓库面积、仓库类型、仓储设备的先进程度)、覆盖的航线和服务网络(国际和国内航线数量、服务网点的地理分布广度)等方面。例如,拥有广泛的国际航线网络的企业在这一指标上会获得较高的分数。
合规经营指标:考察企业是否遵守国家和国际的法律法规,包括海关规定、贸易政策、税收法规等。同时也会关注企业在货代行业规范(如国际货代协会联合会(FIATA)的相关规定)方面的遵守情况。例如,企业是否存在走私、偷逃税等违法行为,以及是否按照行业标准签订和履行合同等。
客户满意度指标:通过客户调查来收集数据,包括客户对服务态度、沟通效率、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方式获取客户的反馈,以量化的客户满意度分数作为衡量指标。
创新能力指标:考虑企业在业务模式创新(如开展跨境电商物流新模式、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技术应用创新(如采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自动化仓储技术)等方面的表现。例如,企业如果率先引入区块链技术进行货物追踪和单证管理,会在创新能力指标上得到加分。
指标设定:
权重分配:
评分标准制定:
评级体系的运作流程
定期复评:会员企业的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协会会定期(如每两年或三年)对企业进行复评。复评过程与初次评级类似,重新收集和核实企业的数据,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调整等级。例如,如果企业在复评期间通过技术创新大幅提高了服务质量和业务能力,其等级可能会相应提升。
等级调整机制:如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如严重违反法律法规、服务质量大幅下降等情况,协会会及时对其等级进行调整。等级调整可以是降级处理,甚至在严重情况下取消会员资格。同时,如果企业积极整改,在一定时期内改善了问题,也可以申请重新评定等级。
初步评估:协会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按照既定的评分标准和权重分配,对会员企业进行初步评分。评估小组会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计算出企业的总分。例如,一家企业服务质量指标得分为 70 分(满分 100 分),业务能力指标得分为 60 分,合规经营指标得分为 80 分,客户满意度指标得分为 75 分,创新能力指标得分为 60 分,按照权重计算出总分后,确定企业初步的等级范围。
专家评审与公示:初步评估结果会提交给协会的专家评审小组。专家评审小组由行业专家、资深从业人员和相关领域的学者组成,他们会对初步评估结果进行审核,确保评定过程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之后,将评审结果在协会内部进行公示,公示期内会员企业可以对评定结果提出异议。
企业自评申报:会员企业需要定期(如每年)向货代协会提交自评报告,按照评级体系的指标要求,提供企业在服务质量、业务能力、合规经营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例如,企业要提供自身运输准时率的统计数据、运输工具和仓储设施的清单及相关证明文件等。
协会调查核实:货代协会会对企业申报的数据进行调查核实。一方面,通过查看企业的业务记录(如运输单据、仓储记录、财务报表等)来验证数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可能会对企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调查访问,了解企业在实际业务中的表现。例如,联系企业的客户核实客户满意度情况,向运输供应商核实企业的业务合作情况等。
货代协会会员评级的指标权重是如何确定的?
货代协会会员评级多久进行一次?
没有通过货代协会会员评级的企业会受到哪些影响?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