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
航运市场规模与趋势:研究全球和本地航运市场的规模,包括港口吞吐量、船舶运输量、贸易航线的繁忙程度等数据。分析市场是处于增长、稳定还是衰退阶段,例如通过查阅行业报告、政府统计数据以及专业航运咨询机构的研究来获取过去几年的航运数据,并预测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了解新兴航运技术、新的贸易协定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竞争对手分析:确定现有航运会展的竞争对手,包括它们的展会主题、规模、参展商和观众数量、展会特色等。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例如它们在特定航运领域(如邮轮、干散货运输、集装箱运输等)的专业性,展会活动安排(如高端论坛、技术展示、商务对接等)的吸引力,以及展会的地理优势等。可以通过参观竞争对手展会、收集参展商和观众反馈、分析其宣传资料和网站内容等方式进行。
潜在参展商类型与期望:识别航运产业链上的各类潜在参展商,如船东、船舶管理公司、港口运营商、航运设备制造商、物流服务提供商、海事法律服务机构等。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了解他们对航运会展的期望,包括希望展示的产品或服务类型(如新型船舶技术、港口自动化设备、航运金融产品等)、期望的展会宣传推广方式、对展会场地和设施的要求等。
参展商参展目标分析:探究潜在参展商参加航运会展的主要目标,如品牌推广、寻找新客户、拓展业务合作伙伴、发布新产品或新技术等。例如,对于航运设备制造商来说,他们可能更关注在展会上展示最新的船舶发动机技术,并与船东和船舶管理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而港口运营商可能希望通过展会宣传其港口的优势和新的服务项目,吸引更多的航运公司选择其港口。
观众类型与兴趣点:划分航运会展的潜在观众群体,如航运企业的采购决策人员、海事行业的专业人士(船长、轮机长、港口工程师等)、航运相关的科研人员、贸易商、投资者等。了解不同类型观众对航运领域的关注点,例如采购人员可能对航运设备的性能和价格比较感兴趣,科研人员则更关注航运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趋势。通过在线调查、行业论坛、专业社群等渠道收集观众的需求信息。
观众参观目的调研:调查观众参加航运会展的目的,如获取行业最新资讯、寻找供应商、参加专业培训或研讨会、进行商务洽谈等。例如,贸易商可能希望在展会上找到可靠的航运物流服务提供商,以优化其供应链;而专业人士可能希望参加高质量的航运技术研讨会,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
目标客户定位
核心参展商群体:基于市场调研,筛选出与展会主题和目标最契合的核心参展商群体。例如,如果展会主题是 “智能航运技术与设备”,那么核心参展商可以定位为船舶自动化系统制造商、智能港口设备供应商、航运大数据分析公司等。考虑参展商的规模、品牌知名度、市场份额等因素,优先邀请行业内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企业参展,以提升展会的档次和吸引力。
拓展参展商群体:除了核心参展商,确定需要拓展的参展商群体,如为核心参展商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零部件供应商、软件服务提供商等)或者是新兴的航运相关企业(如绿色航运解决方案提供商、海上新能源开发公司等)。这些拓展参展商可以丰富展会的内容,完善航运产业链的展示,为观众提供更全面的行业视角。
专业观众定位:针对航运行业的专业人士,根据他们的职务、专业领域和兴趣点进行细分定位。例如,对于船舶技术研讨会,可以将目标观众定位为船舶设计工程师、轮机管理人员等;对于航运物流论坛,可以定位为货代公司的操作经理、航运企业的物流规划师等。通过提供针对性的会议内容和交流机会,吸引专业观众参加展会,提升展会的专业价值。
贸易与投资观众定位:考虑到航运行业的贸易和投资属性,将目标观众定位为贸易商、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代表。这些观众对航运市场的商业机会和投资潜力比较关注,展会可以通过设置贸易洽谈区、项目路演环节、航运金融论坛等活动,满足他们的需求,促进航运行业的贸易合作和资本流动。
航运会展的目标客户群体主要有哪些?
如何评估航运会展的市场潜力?
制定一份详细的航运会展市场调研方案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