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航运资讯  >  航运企业如何确保船员的培训和资质符合国际法规要求,以保障船舶安全运营?
航运企业如何确保船员的培训和资质符合国际法规要求,以保障船舶安全运营?
2024年12月29日 21:16   浏览:1   来源:Faye

航运企业确保船员培训和资质符合国际法规要求,保障船舶安全运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并跟踪国际法规


  1. 法规研究与更新机制

    • 设立专人或部门负责:航运企业应指定专门的人员或部门,负责跟踪和研究国际海事组织(IMO)以及船旗国、港口国等相关机构发布的法规和标准。例如,IMO 的《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 公约)是船员培训和资质管理的核心国际公约,企业的法规研究团队需要深入了解其中关于不同职务船员的培训、发证和值班要求的具体条款,并及时关注公约的修正案。

    • 建立法规更新提醒系统:通过订阅国际海事机构的官方资讯、参加行业研讨会和培训课程等方式,及时获取法规更新信息。同时,建立内部的法规更新提醒系统,将新法规的关键内容、生效日期和对企业船员管理的影响等信息及时传达给相关管理人员和船员培训部门。

二、船员招聘环节把控


  1. 资质审核流程完善

    • 严格证书审查:在招聘船员时,航运企业要对船员的各类证书进行严格审查。对于船长、高级船员等关键岗位,需检查其是否持有符合 STCW 公约要求的适任证书,包括证书的真实性、有效期、签发机构的合法性等。例如,对于持有无限航区船长适任证书的船员,要核实证书是否由经 IMO 认可的主管机关或授权机构签发,以及证书上所注明的航区、船舶吨位和主机功率等限制条件是否符合企业船舶的实际运营需求。

    • 背景调查与工作经验核实:除证书审查外,还应对船员的工作经历和背景进行调查。联系船员之前的雇主,核实其在船工作期间的表现、是否发生过安全事故、是否有违反纪律等情况。例如,对于应聘大副岗位的船员,要了解其在货物装卸操作、船舶保养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

三、船员培训体系建设


  1. 基础培训课程设置

    • 入职培训标准化:为新入职船员提供全面的入职培训,包括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船舶操作流程、应急程序等内容。例如,在入职培训中详细讲解公司的航行安全政策,让船员熟悉船舶航行中如何遵守国际避碰规则,以及在不同海域和气象条件下的航行注意事项。同时,培训还应涵盖船舶设备的基本操作,如驾驶台仪器、通信设备、救生和消防设备等的使用方法。

    • 按照岗位定制培训:根据船员的不同岗位(船长、轮机长、驾驶员、轮机员、水手、机工等),设计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课程。对于轮机员,培训内容应包括船舶动力装置的操作与维护、机舱设备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对于驾驶员,则要侧重于航海学、船舶操纵与避碰、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等方面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

  2. 持续培训与技能更新

    • 定期复训计划:建立定期的船员复训制度,确保船员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跟上法规变化和行业发展。例如,根据 STCW 公约的要求,船员需要定期参加消防、救生、急救等技能的复训,复训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航运企业应合理安排船员的工作时间,确保他们能够按时参加复训,并对复训效果进行考核。

    • 新技术和新法规培训:随着航运技术的不断发展(如电子海图系统的更新、船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等)和国际法规的持续更新,及时为船员提供相关的培训。例如,当 IMO 发布新的防污染法规后,企业要组织船员参加关于船舶防污设备操作、油污水和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培训,使船员了解并遵守新的环保要求。

  3. 培训方式多样化

    • 利用模拟设备培训:配备先进的船舶模拟器,包括航海模拟器、轮机模拟器等,为船员提供接近实际操作环境的培训。航海模拟器可以模拟各种海况、船舶操纵场景和航行事故,让驾驶员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操船练习,提高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船舶操纵技能。轮机模拟器则可用于轮机员对船舶动力系统故障排除等操作的训练。

    • 在线学习平台搭建:建立企业内部的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培训课程资源,包括视频教程、电子文档、在线测试等。船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和学习进度,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例如,船员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习新的航海法规、观看船舶设备维护的教学视频,并进行在线知识测试,巩固学习成果。

四、培训效果评估与监督


  1. 考核机制建立

    • 理论与实践考核结合:对船员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技能评估。理论考试内容涵盖培训课程中的专业知识,如航海学、轮机工程、海事法规等;实践技能评估则通过模拟操作、实际设备检查和维修等方式进行。例如,在船员完成消防培训后,通过模拟火灾场景,考核他们对消防设备的操作熟练程度、火灾应急程序的执行情况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 颁发内部培训证书:对于通过培训考核的船员,航运企业可以颁发内部培训证书,记录船员参加的培训课程、考核成绩等信息。这些证书可以作为船员岗位晋升、工资调整和工作安排的参考依据之一,同时也激励船员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2. 内部监督与外部审核结合

    • 内部质量监督体系:建立企业内部的船员培训质量监督体系,定期对培训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培训部门要对每次培训的组织实施情况、培训教材和师资质量、学员反馈等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例如,通过学员满意度调查,了解船员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安排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调整培训计划。

    • 配合外部审核检查:积极配合船旗国主管机关、港口国监督检查官(PSCO)以及船级社等外部机构对船员培训和资质的审核检查。这些外部检查是确保船员符合国际法规要求的重要环节,航运企业要将外部审核结果作为改进船员培训工作的重要参考,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避免因船员资质问题导致船舶滞留或其他安全事故。


航运圈资讯号
Faye
介绍
关注我,关注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