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海运资讯  >  如何建立海运供应链中的供应商评价体系?
如何建立海运供应链中的供应商评价体系?
2024年12月29日 17:51   浏览:0   来源:Faye
  1. 确定评价指标

    • 企业信誉和口碑:通过市场调查、客户评价、行业协会评级等方式了解供应商的信誉。良好的企业信誉意味着供应商在商业道德、合同履行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例如,查看供应商是否有拖欠货款、服务纠纷等负面记录。

    • 合作历史与稳定性:分析与供应商的合作历史,包括合作年限、合同续签率等。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助于保障海运供应链的连续性。例如,长期合作且合同续签率高的供应商,通常在服务质量、价格和合作意愿方面表现较好。

    • 碳排放水平: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评估海运供应商在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参考船公司的碳减排计划、船舶的能源效率指标(如每海里每吨货物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使用清洁能源的情况。例如,采用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燃料的船舶,其碳排放相对较低,这体现了供应商在环保方面的积极态度。

    • 环保合规性:确保供应商遵守国际和当地的环保法规,如防止船舶油污染、垃圾处理规定等。检查供应商的环保认证和违规记录,例如是否通过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相关环保标准认证,以及是否有因违反环保法规而受到处罚的情况。

    • 船舶状况:评估船公司船舶的船龄、船舶类型、船舶维护情况等。较新的船舶通常在安全性、燃油效率和货物承载能力方面更有优势。同时,良好的船舶维护记录,如定期的设备检修、船体保养等,能够保证船舶的正常运营。例如,查看船舶的检验报告和维护日志,了解船舶的设备更新情况和维修历史。

    • 港口设施配套:对于港口供应商,评估其码头长度、水深、装卸设备先进性、仓储设施容量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货物在港口的装卸效率和存储能力。例如,现代化的港口通常配备自动化集装箱起重机,其装卸效率比传统设备更高,能够缩短船舶在港停留时间。

    • 运费合理性:分析海运供应商收取的运费是否合理,需要综合考虑市场行情、运输距离、货物类型等因素。可以将其与同行业其他供应商的运费进行比较,或者通过成本加成模型来评估。例如,对于某一特定航线和货物类型,市场平均运费为每 TEU(标准箱)1000 美元,若某供应商收取 1200 美元,就需要分析其价格高的原因是否合理,如是否提供了额外的增值服务。

    • 附加费用透明度:海运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附加费用,如燃油附加费、港口装卸费、滞期费等。供应商应明确这些费用的收取标准和计算方法,并且在合同中清晰列出。可以通过检查供应商的费用清单和合同条款来评估其附加费用的透明度。

    • 准班率:这是衡量海运供应商(船公司)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准班率是指船舶按照预定时间表抵达港口的频率。计算方法是实际准班航次除以总航次,以百分比表示。例如,某船公司在某条航线上一年总航次为 100 次,其中准班航次为 90 次,其准班率就是 90%。准班率越高,说明船公司在船舶调度和运营管理方面越可靠,对货物按时交付的保障能力越强。

    • 货物完好率:用于评估供应商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对货物的保护能力。通过计算货物完好无损到达目的地的数量与发货时的货物总量之比来确定。例如,发货 1000 个集装箱,到达目的地后发现有 980 个集装箱货物完好,货物完好率就是 98%。这涉及到船舶的装卸操作、货物的存储条件以及运输过程中的防护措施等多个环节。

    • 信息提供及时性和准确性:供应商应及时、准确地向客户提供货物运输信息,包括船舶动态、预计到港时间、货物位置等。可以通过客户反馈来评估,例如统计客户对信息提供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或者查看信息更新的频率和实际准确性。

    • 服务质量指标

    • 成本指标

    • 技术能力与设施指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指标

    • 企业信誉与合作稳定性指标

  2. 建立评价方法

    • 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海运供应商进行评价。在财务维度,考虑运费收入、成本控制等指标;在客户维度,关注客户满意度、准班率等指标;在内部流程维度,评估船舶运营流程、港口装卸流程等的效率;在学习与成长维度,考查供应商的员工培训、技术创新等情况。通过设定每个维度的目标、指标、行动方案和预算,对供应商进行全面、平衡的评价。

    • 由于海运供应商评价中有些指标具有模糊性(如服务质量的好坏难以用精确的数值衡量),可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评价因素集(即评价指标集合)和评价等级集(如优秀、良好、中等、较差、差)。通过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将评价因素与评价等级之间的模糊关系进行量化。例如,对于货物完好率指标,根据行业标准和经验,确定货物完好率在不同区间对应的评价等级模糊关系。然后,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向量,与模糊关系矩阵进行合成运算,得到供应商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首先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将评价目标(海运供应商评价)分解为不同的准则层(如服务质量、成本、技术能力等)和指标层(如准班率、运费合理性等)。然后,通过专家打分或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各层次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权重。例如,邀请航运专家、货主代表等对服务质量、成本等准则层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得出各准则层指标的权重。最后,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和供应商在各指标上的得分,计算出供应商的综合评价得分。

    • 层次分析法(AHP)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平衡计分卡(BSC)方法

  3. 实施评价过程

    • 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供应商,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对于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要求供应商提出改进措施,并跟踪其改进情况。例如,向船公司反馈其准班率较低的问题,要求船公司说明原因并提供提高准班率的具体计划。同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重新评价,以观察其改进效果和整体表现的变化。

    • 根据选定的评价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按照确定的评价指标和权重,计算供应商的各项得分和综合评价得分。例如,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某供应商在服务质量、成本等各个准则层的得分,然后汇总得到综合评价得分。同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供应商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例如,如果某供应商在货物完好率方面得分较低,就需要深入分析是装卸操作问题还是运输过程中的防护措施问题。

    • 收集供应商的相关数据,包括内部运营数据(如船舶航行记录、货物装卸记录等)、财务数据(如运费发票、成本报表等)、外部评价数据(如客户反馈、行业评级等)。可以通过供应商提供的报告、信息系统数据提取、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例如,向船公司索要船舶的维护保养记录和航行时间表,同时向客户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对船公司服务质量的评价。


航运圈资讯号
Faye
介绍
关注我,关注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