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海运资讯  >  海运供应链的多式联运模式下,如何协调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
海运供应链的多式联运模式下,如何协调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
2024年12月29日 17:49   浏览:0   来源:Faye
  1. 基础设施的衔接整合

    • 在内陆地区,货运站场(包括铁路货运站和公路货运站)的布局要与港口和其他运输枢纽相协调。铁路货运站要建设在交通便利的位置,便于与港口和公路网络连接。例如,在一些大型的铁路货运站,设置专门的集装箱转运区,配备龙门起重机等设备,用于将来自港口的集装箱转运到铁路平板车上,或者将铁路运输来的集装箱卸载后通过公路运输发往目的地。

    • 公路货运站要与铁路货运站和港口保持良好的交通联系,其内部的设施要能够满足货物的分类、暂存和中转等功能。例如,公路货运站可以设置不同类型货物(如普通货物、冷藏货物、危险货物)的专用存放区域,并且配备相应的装卸设备和车辆,以便在接收来自其他运输方式的货物后,能够快速地进行分拣和重新装车,继续运输。

    • 在多式联运模式下,港口是最重要的衔接节点。港口需要具备完善的装卸设备,以适应不同运输方式的转换。例如,对于集装箱多式联运,港口应配备能够高效装卸不同规格集装箱(如 20 英尺、40 英尺)的岸边起重机,并且起重机的起重能力要满足大型船舶的装卸需求。同时,港口还应建设与内陆运输相连接的设施,如铁路专用线直接接入港口码头,方便货物从海运到铁路运输的无缝对接。

    • 港口的布局要考虑不同运输方式的流程优化。例如,在集装箱码头,设置合理的集装箱堆放区域,靠近铁路装卸区的堆放区用于存放即将通过铁路转运的集装箱,靠近公路运输区的堆放区则方便公路车辆的装卸。此外,港口还应提供足够的仓储空间,以满足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转换过程中的临时存储需求。

    • 港口设施建设

    • 货运站场布局

  2. 信息系统的协同共享

    • 为了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信息的有效共享,需要统一数据标准。例如,对于货物的编码、运输单据(如提单、运单)的格式等制定统一的标准,使海运、铁路和公路运输的数据能够相互识别和交换。同时,不同运输方式的信息系统之间要实现接口兼容,通过建立数据接口规范,确保各个系统之间能够顺利地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

    • 构建一个涵盖海运、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信息平台。这个平台能够实时收集和共享货物信息、运输工具信息(如船舶动态、列车时刻表、汽车运输状态)等。例如,通过在货物包装或运输设备上安装物联网(IoT)设备,将货物的位置、状态(如温度、湿度等)信息实时传输到信息平台。当货物在港口完成海运卸载后,信息平台可以及时将货物信息发送给铁路或公路运输部门,使其提前做好接收和转运的准备。

    • 综合信息平台还应提供运输服务的预订、查询和跟踪功能。货主可以通过平台预订多式联运服务,包括选择运输方式、确定运输路线和时间等。同时,货主能够在平台上实时查询货物的运输进度,从货物在起运地装箱开始,一直到最终目的地的交付,全程跟踪货物状态。

    • 建立综合信息平台

    • 数据标准统一与接口兼容

  3. 运输组织与运营管理协调

    • 建立不同运输方式运营主体(如船公司、铁路公司、公路运输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机制。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明确各方在多式联运中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在合作协议中规定各方在货物交接过程中的责任划分、运输费用的结算方式等内容。同时,建立定期的沟通会议和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多式联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运输设备调配、货物损失理赔等。

    • 制定统一的多式联运计划是协调不同运输方式衔接的关键。在计划制定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货物的性质、运输时间要求、不同运输方式的运力和服务特点等因素。例如,对于时效性较强的高价值货物,联运计划要优先选择速度快的运输方式组合,如在海运到达港口后,安排快速的铁路直达运输或高效的公路快运服务将货物送往目的地。

    • 联运计划还要合理安排运输工具的衔接时间。例如,根据船舶的预计到达时间,提前安排好铁路列车的车次或公路运输车辆的调度,确保货物在港口卸载后能够及时转运,减少货物在中转环节的停留时间。同时,对于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可能出现的延误情况,要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如在铁路运输出现晚点时,能够迅速调整公路运输计划,保证货物的及时交付。


航运圈资讯号
Faye
介绍
关注我,关注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