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联盟在应对港口拥堵问题上采取的联合措施及效果如下:
措施:根据港口拥堵情况,适时调整船舶挂靠港口。如 2M 联盟在 AE55/Griffin 航线上暂时取消对安特卫普港的挂靠六周,将北欧行程调整为鹿特丹 - 勒阿弗尔 - 费利克斯托;还在 AE55 航线增加盐田港的挂靠,取消在勒阿弗尔港的挂靠等5。
效果: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船舶在拥堵港口的等待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但可能会给原计划运往被取消挂靠港口的货物带来一些不便,如部分原定前往安特卫普的集装箱可能在鹿特丹港卸下,加剧鹿特丹港的堆场密度问题5。
措施:联盟成员与港口管理部门、码头运营商密切合作,共同制定船舶靠泊、装卸计划,提高码头作业效率。如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与 PSA 和其他运营商及港口船公司密切合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启用大士港的新泊位、重新启用吉宝码头的泊位和堆场空间、增加人手,并与航运公司和支线船公司协调作业计划等。
效果:通过各方协调配合,新加坡港的拥堵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锚地上等待的集装箱数量大幅减少,船舶等待停泊的数量也显著下降,大多数集装箱船能够在抵港后一天内完成货物装卸和加油操作。
海运联盟与港口管理部门、码头运营商是如何协调作业计划的?
海运联盟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码头作业效率?
海运联盟在应对港口拥堵问题上的联合措施需要哪些部门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