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在靠泊作业时,稳性是确保安全的关键因素,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以下是具体内容:
掌握船舶稳性资料:船长和船员必须熟悉船舶的稳性手册和相关技术资料,了解船舶在不同装载状态下的稳性特点和极限值,包括初稳性高度、大倾角稳性、动稳性等关键指标,以便在靠泊过程中准确判断船舶的稳性状况。
合理调整船舶吃水和载荷分布:根据靠泊码头的水深、潮差以及靠泊作业的需要,合理调整船舶的吃水和载荷分布。一般来说,应保持适当的首倾或尾倾,避免船舶过度倾斜。同时,要确保货物和压载水的分布均匀,防止因重心偏移而影响稳性。
控制靠泊速度:在接近码头时,应严格控制船舶的靠泊速度,避免因速度过快产生的撞击力导致船舶倾斜或失去稳性。通常,靠泊速度应控制在较低水平,根据船舶的大小、类型和当时的环境条件,一般在 0.1 节至 0.5 节左右。
选择合适的靠泊角度:根据风向、水流、码头结构和船舶的稳性特点,选择合适的靠泊角度。尽量避免船舶侧面受到过大的外力,防止船舶发生横倾。在有强风或水流的情况下,应适当调整靠泊角度,使船舶能够平稳地靠泊码头。
合理使用拖轮:拖轮在船舶靠泊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应根据船舶的大小、重量、靠泊速度和当时的环境条件,合理配置拖轮的数量和功率,并正确指挥拖轮的操作。拖轮的顶推和拉拽力应均匀分布在船舶的适当位置,避免因拖轮作用力不均匀导致船舶倾斜。
及时固定船舶:船舶靠泊后,应立即使用缆绳、锚等设备将船舶固定在码头上,确保船舶在码头的系泊安全。缆绳的布置应合理,要根据船舶的大小、吃水、码头的结构和当时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缆绳数量、直径和系泊点,并确保缆绳的张力均匀。
持续监控船舶稳性:在靠泊期间,要持续监控船舶的稳性状况,包括船舶的倾斜角度、吃水变化、缆绳张力等。同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码头周围的水流情况,如遇恶劣天气或水流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缆绳数量、调整缆绳张力、启动应急设备等,确保船舶的稳性和安全。
分享一些靠泊作业时的实际案例
船舶在靠泊作业时,如何判断稳性是否符合要求?
哪些情况下需要对靠泊作业中的船舶稳性进行额外的监测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