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适航性评估中,操纵性指标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旋回圈大小:旋回圈是指船舶在全速直航中操满舵后,船舶重心所描绘的轨迹。通常用进距、横距、旋回初径、旋回直径等参数来衡量。较小的旋回圈意味着船舶在狭窄水域或需要快速转向时能更灵活地操纵,例如在进出港口、避让其他船舶或遭遇突发危险时,能迅速改变航向,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操纵效率。
旋回时间:是指船舶从开始操舵到完成一定角度旋回所需要的时间。较短的旋回时间表明船舶的旋回性能好,能够快速响应舵令,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更快地避开障碍物或调整船位,这对于船舶在复杂航道或繁忙水域中的航行安全至关重要。
直线稳定性:指船舶在直线航行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如风浪、水流等)后,能否自动恢复到原直线航行状态的能力。具有良好直线稳定性的船舶,在风浪中航行时,即使受到侧风或侧流的影响,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航向,减少船员操舵的频率和劳动强度,降低航行风险。
位置稳定性:是指船舶在受到外力干扰偏离原航线后,能否在新的位置上保持稳定航行的能力。位置稳定性好的船舶,在改变航向或航速后,能够较快地稳定在新的航行状态,便于船舶准确地按照预定航线航行,提高航行的准确性和经济性。
舵效:是指船舶操舵后,船首开始转动的快慢程度以及转动角度的大小。良好的舵效意味着船舶对舵的响应迅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按照船员的操舵意图改变航向。舵效通常与舵叶面积、舵角、船速、船舶吃水等因素有关,在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船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具有良好的应舵性。
追随性:是指船舶在操舵后,船首转动的角度与舵角的比例关系以及船首转动的平稳性。具有良好追随性的船舶,在操舵过程中船首能够平稳地跟随舵角的变化而转动,不会出现明显的滞后或摆动现象,使船舶的操纵更加精准和稳定。
加速性能:反映船舶在一定时间内达到预定航速的能力。良好的加速性能可以使船舶在起航、避让或需要快速改变航速时迅速达到所需速度,提高船舶的机动性和安全性。加速性能通常与船舶的主机功率、螺旋桨效率、船体线型等因素有关。
减速性能:主要指船舶在停车或倒车后,能够迅速降低航速的能力。在靠泊、锚泊或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减速时,良好的减速性能可以使船舶及时停下来或降低航速,避免碰撞等事故的发生。减速性能与船舶的制动装置、螺旋桨的倒车性能、船体阻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侧倾稳定性:是指船舶在受到横向外力作用时,抵抗侧倾的能力。良好的侧倾稳定性可以使船舶在横风、横浪或货物移动等情况下保持平衡,避免因侧倾过大而导致船舶倾覆或货物移位等危险情况的发生。侧倾稳定性通常与船舶的重心高度、船体宽度、稳性系数等因素有关。
横摇特性:包括横摇周期、横摇幅值等参数。横摇周期是指船舶在横浪作用下,完成一次完整横摇所需要的时间;横摇幅值是指船舶横摇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角度。合适的横摇周期和较小的横摇幅值可以使船舶在风浪中航行时更加平稳,减少船员和货物所受的摇晃和冲击,提高船舶的适航性和舒适性。
如何判断船舶的应舵性是否良好?
船舶适航性评估中,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请给出一些提高船舶操纵性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