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船员应急逃生训练的频率和内容要求如下:
弃船演习内容:
警报与集合:船长通过船上通用报警系统发布弃船信号,一般为 7 个或以上的短声继以一长声,并用公共广播系统向船员和乘客宣布演习要求、模拟的紧急情况并发布弃船命令。船员听到警报后,应迅速穿好救生衣、携带浸水保温服和应变部署表中指定的各自所负责的物品,迅速有序地到集合站报到。
人员清点与检查:现场指挥集合并清点人数,同时,艇长检查乘客和船员穿着是否合适,检查救生衣穿着是否正确,确定人员是否已全部到齐并向船长报告。对于客船还应按程序要求模拟搜救几位被困于客舱中的乘客。
救生艇筏准备与操作:负有救生艇筏的准备和降落职责的船员做好放艇前的准备工作,如将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尾部的固定保护装置脱开,拔掉充电插头,确认除了释放装置外无任何妨碍降落的障碍物等。操艇人员进入救生艇起动并操纵救生艇发动机和转向机构,进行正倒车和操舵试验。对于重力倒臂式救生艇每次演习时至少降放一艘救生艇,不同救生艇应尽可能轮流降放。每艘救生艇应在弃船演习中每 3 个月至少有一次乘载被指派的操艇船员降落下水并在水上进行操纵。对于自由降落救生艇,每 3 个月至少有一次船员应登上救生艇,在其座位中正确系固,并讲解救生艇释放程序和放艇安全须知。
其他设备操作:操作降落救生筏所用的吊筏架;检查集合站、登乘位置的应急照明和救生艇筏的舷边应急照明灯;现场指挥讲解雷达应答器、双向无线电话、应急示位标等无线电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消防演习内容:
警报响应与集合:在发出消防信号后 2 分钟内,船员应能完成集合1。
消防设备启动:5 分钟内启动消防泵或应急消防泵且至少有 2 根消防水喉正常压力出水1。
个人防护装备穿戴:5 分钟内应穿戴好消防员装备,如消防服、头盔、手套、自给式呼吸器等1。
灭火行动模拟:船员应熟悉船上各类灭火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如灭火器、消防水带、固定式灭火系统等,并在演习中进行实际操作,模拟对火灾现场进行灭火。
火灾现场搜索与救援:组织船员进行火灾现场的搜索,寻找可能被困的人员,并进行救援和疏散。
火灾后的检查与清理:演习结束后,对火灾现场及周边区域进行检查,确保火灾已被扑灭,无复燃危险,并清理现场的杂物和消防设备等。
其他应急逃生训练内容:
水密门、舷窗等操作:对于客船,在离港前应举行一次全面的水密门、舷窗、泄水孔的阀及关闭装置、出灰管与垃圾管的操作演习,此后在航行中至少每周举行一次这样的演习2。
应急照明系统检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应急照明系统能够正常工作,船员应熟悉应急照明系统的分布和开启方法,以及在黑暗环境中如何利用应急照明进行逃生和救援。
紧急逃生通道熟悉:船员必须熟悉船上的紧急逃生通道,包括楼梯、通道、出入口等的位置和走向,以及在不同区域发生紧急情况时应选择的最佳逃生路线。
个人求生技能训练:如穿着救生衣、使用浸水保温服、海上求生信号的使用、在救生艇筏上的生存技能等。
船员与乘客沟通协作:客船船员要掌握如何有效地向乘客传达应急信息,组织乘客有序地进行应急逃生,如引导乘客正确穿戴救生衣、前往集合地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