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海事资讯  >  船舶在实施海上救助行动时,应遵循哪些海事规则来保障自身和被救助者的安全?
船舶在实施海上救助行动时,应遵循哪些海事规则来保障自身和被救助者的安全?
2024年12月25日 19:05   浏览:6   来源:货代小哈哈

船舶在实施海上救助行动时,需遵循以下海事规则来保障自身和被救助者的安全:

国际公约与指南


  • 《国际海上搜救公约》(SAR 公约):要求各国建立和维护有效的海上救助体系,明确了国家在海上救助行动中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协调救助行动、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设施等,为船舶实施救助提供了组织和资源保障方面的框架1

  •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规定了船舶在海上航行和作业时的避让行动准则,在救助行动中,救助船舶和被救助船舶都应遵守该规则,以避免在救助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保障双方船舶的航行安全3

  •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公约):对船舶的安全构造、救生设备、消防设备等作出了详细规定。救助船舶必须确保自身的这些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能正常使用,以保障在救助过程中自身船员和被救助者的生命安全。

  • 《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上搜救指南》:作为海上救助行动的国际标准,涵盖了行动的组织、指挥、通信等方面的规定,为船舶实施救助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包括如何制定救助计划、如何与其他救助力量协调配合等1

国内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规定了船舶在海上航行、作业等活动中的安全要求和应遵守的规则,在救助行动中,船舶应确保自身的航行安全,避免因救助行为导致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要积极履行救助义务,保障被救助者的安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对海难救助的相关事项进行了规定,如救助合同的订立、变更,救助方和被救助方的权利和义务等,救助船舶应按照规定履行义务,在保障自身权益的同时,确保被救助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4

安全操作与预防措施


  • 船舶适航性检查:在实施救助前,救助船舶应确保自身适航,包括船体结构完整、船舶设备正常运行、航海仪器准确可靠等,同时也要对被救助船舶的适航情况进行初步评估,避免因船舶本身的安全隐患对救助行动和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 配备必要的救生与安全设备:救助船舶应配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救生设备,如救生艇、救生筏、救生圈、救生衣等,并确保这些设备处于良好的可用状态,在救助过程中能够及时为被救助者提供必要的救生保障。

  • 制定详细的救助计划:根据被救助船舶的状况、海况、气象条件等因素,制定详细、合理的救助计划,包括救助的方法、步骤、所需的设备和人员、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应对措施等,确保救助行动的安全和有效。

  • 保持良好的通信与协调:救助船舶应与被救助船舶、海岸警卫队、救助协调中心等相关机构保持良好的通信联系,及时报告救助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接收并执行相关的指示和建议,同时与其他参与救助的船舶和力量进行有效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救助任务1

救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优先救助人命:在救助行动中,应始终将救助人命放在首位,尽最大努力确保被救助者的生命安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考虑救助船舶和货物等财产3

  • 避免二次事故:救助船舶在靠近被救助船舶和进行救助作业时,应谨慎操作,防止因碰撞、搁浅、火灾等原因引发二次事故,对自身和被救助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 防止环境污染:如果被救助船舶存在燃油泄漏、化学品泄漏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救助船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铺设围油栏、使用防污设备等,防止污染物扩散,保护海洋环境4


国内法律法规中关于海上救助行动的奖励机制是怎样的?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对船舶消防设备的检查标准有哪些?

海上救助行动中如何进行通信以保障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