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海事资讯  >  在内河航道航行的船舶,与海上航行相比,海事规则有哪些显著不同?
在内河航道航行的船舶,与海上航行相比,海事规则有哪些显著不同?
2024年12月25日 18:54   浏览:1   来源:货代小哈哈

内河航道航行的船舶与海上航行的船舶,海事规则存在多方面的显著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航行规则


  • 航道选择与分道通航:内河航道通常较窄且有深度限制,船舶需严格按照航道中心线或规定的航路行驶,部分内河航道设有分道通航区域,船舶需按指定方向和区域航行。而海上航行区域广阔,分道通航制一般在繁忙的海峡、航道等特定海域实施,船舶在大洋上航行时相对自由,但也要遵循特定的航线和交通流方向13

  • 避让原则:内河航行中,通常遵循 “上行避让下行”“逆流船避让顺流船”“横越船避让顺航道行驶的船”“追越船避让被追越船” 等原则。在海上,船舶避让主要依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如存在碰撞危险时,一般按交叉相遇局面、对遇局面等规定的避让责任和行动规则来操作,通常是让路船应及早采取大幅度的避让行动,以避免碰撞3

信号与通信


  • 信号显示:内河船舶主要使用声号、号灯、号型等信号设备,号灯的照明距离、安装高度和号灯间距相对较小,不同类型的船舶在不同的航行状态下有特定的声号和灯光信号要求。海上船舶的号灯、号型在照明距离、能见度等方面要求更高,且信号的种类和含义与内河有所不同,例如海上船舶在雾中航行时使用的雾号等3

  • 通信方式:内河船舶通常使用甚高频无线电话(VHF)等进行近距离通信,主要用于与附近船舶、码头、海事管理机构等进行联系和协调。海上船舶除了 VHF 外,还广泛使用卫星通信、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等,以确保在远距离和恶劣海况下的通信畅通3

船舶检验与适航标准


  • 船舶结构与强度:内河船舶的结构和强度设计主要考虑内河航道的特点,如浅吃水、窄航道等,船舶的尺度相对较小,船体结构相对简单。海船则需要具备更高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以适应海上恶劣的气象条件和较大的风浪,其船体结构更为复杂和坚固,船舶的吨位和尺度通常也较大2

  • 设备配备:内河船舶的导航、通信、救生等设备相对简单,根据内河航道的通航等级和船舶类型进行配备。海船则需要配备更为先进和齐全的设备,如全球定位系统(GPS)、雷达、自动识别系统(AIS)、卫星通信设备、救生艇筏、灭火系统等,以满足海上航行的安全需求。

船员资质与培训


  • 资质要求:内河船员的适任证书考试内容主要侧重于内河航道的航行知识、船舶操纵、避碰规则等,对英语水平要求相对较低。海船船员需要通过更严格的适任考试,包括航海学、船舶操纵与避碰、航海英语等多门科目,并且需要具备一定的海上实习经验3

  • 培训内容:内河船员培训注重内河航道的特点和航行规则,以及内河船舶的操作技能。海船船员培训则更加强调海上航行的安全知识、应急处理能力、航海技能、国际海事法规等,还需要进行救生、消防、弃船等应急演练。

事故处理与应急救援


  • 事故报告:内河船舶发生事故后,通常向当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船舶基本信息、事故经过等。海上船舶在发生事故后,除了向附近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外,还需要按照国际海事组织的规定,通过卫星通信等方式向相关的海上救援协调中心报告。

  • 应急救援力量:内河的应急救援主要由当地的海事管理机构、航道管理部门、消防部门等组织实施,救援力量相对集中在沿岸地区。海上的应急救援则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需要协调海上巡逻船、专业救助船、直升机等多种救援力量,救援难度较大。


内河航道航行的船舶在雾天如何确保航行安全?

海事规则对在内河航道航行的危险品船舶有哪些特殊规定?

如何保障内河航道的通航环境和秩序?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