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海事资讯  >  当船舶发生碰撞事故后,按照海事规则应立即采取哪些行动步骤?
当船舶发生碰撞事故后,按照海事规则应立即采取哪些行动步骤?
2024年12月25日 18:47   浏览:40   来源:货代小哈哈

船舶发生碰撞事故后,应立即采取以下行动步骤:

警报与报告


  • 发出警报:立即拉响警报,通过船上的警报系统如警铃、汽笛等发出警报信号,以引起全体船员的注意,让船员迅速到达各自的应急岗位234

  • 内部报告:迅速向船长和机舱报告碰撞情况,包括碰撞的大致位置、碰撞力度、船舶的即时状态等,以便船长和机舱人员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3

  • 外部报告:及时向附近的海事管理机构、海岸电台等报告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船名、船籍港、出发港、目的港、碰撞时间、碰撞位置、船舶受损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油污染状况等关键信息123

应急处置与救助


  • 确保人员安全:首要任务是确保船上人员的生命安全,迅速组织船员检查船上人员是否有伤亡情况,如有伤亡,立即进行急救和转移,并视情况请求医疗救援123

  • 了解受损情况:船长应尽快了解船舶的受损情况,包括船体结构、舱室进水、机器设备、货物等方面的损坏程度和范围,组织船员对船舶各部位进行检查和评估234

  • 采取自救措施

    • 控制进水:若船体破损进水,应立即组织船员进行排水和堵漏工作,如使用排水泵排水、用堵漏器材封堵漏洞等,并密切关注进水情况的变化234

    • 防止火灾和油污染:若碰撞引起火灾或油污染,应立即启动火灾应变部署和油污应急计划,组织船员进行灭火和防污染工作,如使用灭火器材灭火、设置围油栏防止油污扩散等234

    • 稳定船舶:如碰撞导致船舶倾斜或失去稳定性,应采取措施调整船舶的重心和浮力分布,如调整压载水、转移货物等,以保持船舶的稳定。

  • 救助对方船舶和人员:在不严重危及本船和船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船长应尽力对相碰的船舶和船上人员进行施救,如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转移伤员、协助对方船舶排水堵漏等13

沟通与记录


  • 交换船舶信息:碰撞船舶双方应及时相互交换船名、呼号、船籍港、船舶登记编号、出发港、目的港等情况,以便后续的协调与处理234

  • 保持通信畅通:保持与对方船舶、附近海岸电台、海事管理机构、船公司等的通信畅通,及时报告船舶的最新情况和接受相关指示4

  • 做好事故记录:船员应做好事故和应急记录,包括碰撞的时间、地点、概况、受损情况、人员伤亡情况、采取的措施及效果等,保存相关海图、车钟记录、航海日志、雷达记录等原始资料346

后续措施


  • 发布航行警告:及时发布航行警告,向附近船舶通报事故情况,提醒其他船舶注意避让,避免发生二次事故24

  • 安排拖轮和工程船:如碰撞的船舶受损严重可能沉没,应立即通知拖轮、工程船赶往现场施救,将遇难船舶拖离到安全水域或合适地点进行搁滩,以保持航道的畅通24

  • 准确定位沉船:如果受损船舶沉没,应准确定船位,必要时按规定设标,并及时组织力量打捞清障24


船舶碰撞事故发生后,应如何保存和提供证据?

船舶碰撞事故的责任判定原则是什么?

船舶碰撞事故可能引发哪些法律后果?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