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事组织在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的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公约修订:1988 年,国际海事组织召开缔约国外交大会,通过了《1974 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88 年的修正案(GMDSS),也称为 SOLAS74/88,将 GMDSS 纳入其中,明确规定了船舶必须具备的通信功能、设备配备要求等,为 GMDSS 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强制力1。
设备技术标准:IMO 制定了 GMDSS 各类设备的技术标准和性能要求,如卫星通信设备、数字选择性呼叫系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等,确保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之间能够兼容和互操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通用性。
国际合作协调:IMO 积极协调各国政府、航运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商等各方利益,促进了各国在 GMDSS 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国际会议、技术研讨会等形式,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解决系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推动了 GMDSS 在全球范围内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宣传推广与培训:IMO 向全球航运界宣传推广 GMDSS 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提高了船公司和船员对该系统的认识和接受度。同时,还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帮助船员掌握 GMDSS 设备的操作技能和应急通信程序,确保系统能够得到有效应用。
持续改进:IMO 根据航运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对 GMDSS 进行更新和完善。例如,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IMO 适时调整和优化了卫星通信系统在 GMDSS 中的应用,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效率;针对海上安全形势的变化,增加了新的安全通信功能和要求等。
监督与评估:IMO 建立了对 GMDSS 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检查各缔约国对公约的执行情况,确保船舶配备了符合要求的设备并正确使用 GMDSS。同时,对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存在的问题,保障了 GMDSS 的持续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