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轮上的通讯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
甚高频(VHF)对讲机:是船上最常见的通信设备之一,用于近距离通信,通常在视距范围内,一般在几十海里以内,主要用于船员之间的对讲以及与附近的船舶、岸上的港口等进行通讯。其工作频率在 156-174MHz 频段,具有操作简单、通话清晰、使用方便等特点,可分为固定式和手持式两种,固定式的通讯距离相对较长4。
中高频(MF/HF)电台:适用于中远距离通信,通信范围可达几百海里甚至更远,可用于与其他船舶、海岸电台以及海上救援中心等进行联系,能够发送和接收语音、电传、传真等多种信号,在海上应急通信和日常业务通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卫星通信设备:
卫星电话: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远程海上通讯,通过卫星传输信号进行语音通话、短信、传真、数据传输等,在远离海岸的深海区域或其他通信设备无法覆盖的地方,卫星电话是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手段,其通话质量受天气和卫星信号覆盖等因素影响4。
船舶地面站:可以提供更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服务,支持电子邮件、互联网接入、视频会议等功能,使油轮能够与岸上的公司总部、航运管理部门等进行高效的信息交流和业务沟通,还可以接收气象预报、航海通告等重要信息6。
船用吸盘天线:能够将信号传递到卫星设备或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实现通讯,通常与卫星电话、VHF 对讲机等配合使用,有多种规格和型号,可根据船舶的实际需求选择4。
广播通信系统:用于向全船船员发布通知、警报、指令等重要信息,确保船员能够及时了解船舶的运行情况和应急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漏水等,可以通过广播系统迅速组织船员进行应对。
内部电话系统:方便船员在船内不同区域之间进行通话,通常包括驾驶台、机舱、船员舱室、货控室等重要部位,可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通话功能,有助于提高船舶内部的沟通效率和协同工作能力。
为确保与外界的畅通联系,油轮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检查:制定严格的设备检查制度,定期对各类通讯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和保养,包括设备的外观、连接部件、天线、电池、信号强度等方面,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隐患,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备件管理:配备充足的常用备件和易损件,如天线、电池、保险丝、电缆等,以便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备件库存管理系统,及时补充和更新备件。
人员培训:对船员进行专业的通讯设备操作培训,使船员熟悉各种通讯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能够熟练操作设备进行通话、发送信息、接收指令等,提高船员的应急通信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
多网络备份:油轮通常会配备多种通信设备和网络,如 VHF、MF/HF、卫星电话、船舶地面站等,以实现不同通信网络之间的备份和互补,在一种通信方式出现故障或信号不佳时,能够及时切换到其他可用的通信方式,确保与外界的联系不间断。
信号增强与优化:根据船舶的航行区域和通信需求,合理调整通讯设备的天线位置和方向,安装信号放大器、滤波器等辅助设备,以增强信号强度和稳定性,提高通信质量,减少信号干扰和衰减。
实时监测与调整:利用通信设备自带的监测功能或专门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通信信号的强度、质量、传输速率等参数,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通信设备的工作参数、天线指向或切换通信网络,确保通信效果最佳。
制定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通信预案,明确在不同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通信措施、设备使用方法、人员职责分工等,包括火灾、碰撞、搁浅、人员落水等常见的海上事故以及恶劣天气、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确保在紧急时刻船员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通信工作。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船员进行应急通信演练,模拟各种紧急场景,检验和提高船员在应急情况下的通信操作技能、协调配合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同时通过演练发现应急预案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与外部救援力量协调:与附近的海上救援中心、海岸电台、其他船舶等建立良好的通信协调机制,明确在应急情况下的通信联络方式和频率,确保在需要救援时能够及时与外部救援力量取得联系并获得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油轮上的通讯设备是如何供电的?
如何确保船用吸盘天线在恶劣海况下正常工作?
油轮上的通讯设备是否具备自动备份和故障切换功能?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