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轮压载水系统的作用及合理的压载操作如下:
维持船舶稳定性:在油轮空载或部分装载时,通过注入压载水来降低船舶的重心,增加船舶的重量和吃水深度,从而提高船舶的稳性,防止船舶因重心过高而发生倾斜、倾覆等危险情况,确保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安全1。
调节船舶吃水和纵倾:根据油轮的载货情况、航行水域的水深和海况等因素,利用压载水系统调整各压载舱的水量分布,控制船舶的吃水深度和纵倾状态,使船舶保持适当的平吃水或一定的吃水差,保证船舶在不同工况下都能顺利航行。例如,在浅水区航行时,可通过调整压载水使船舶吃水减小;在恶劣海况下,适当调整压载水分布以减少船舶的纵摇和横摇2。
改善船舶操纵性:在船舶转向、停靠码头等操作时,合理的压载水分布可以改变船舶的重心位置和转动惯量,从而提高船舶的操纵性能,使船舶更易于控制和转向,减少操纵难度和风险。
保护船舶结构:在船舶空载或轻载时,过大的中拱或中垂变形可能会对船舶结构造成损害。通过合理的压载操作,可以使船舶的受力分布更加均匀,减小船体的变形和应力集中,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
压载前准备:
检查设备:对压载泵、阀门、管道、测量仪器等压载水系统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无泄漏、堵塞等故障。同时检查货油舱管系和压载管系连接设定、连接短管和压载泵等设备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清洁货油舱:如果需要使用货油舱作为压载舱,在压载前必须对货油舱进行彻底的清洗,去除舱内的油污、杂物和残留的油气等,防止污染压载水和对船舶安全造成威胁。可采用原油洗舱等方法进行清洁,并确保清洗后符合相关安全和环保标准。
制定计划:根据船舶的载货计划、航行路线、预计海况等因素,制定详细的压载计划,包括压载舱的选择、压载水量的确定、压载顺序和时间安排等。
压载过程操作:
控制流速:含有烃气的非惰化油舱在装进压载水时,应将压载水的初始流量限制在进舱流速低于 1m/s,直到淹没纵桁,或者如果没有纵桁则直到压载水在舱内的深度至少达 1.5m,避免产生喷射效应引发静电起火。
监测水位和压力:在压载过程中,密切监测各压载舱的水位变化和压力情况,确保压载水的注入量和分布符合压载计划的要求,防止压载水过多或过少以及压力异常对船舶造成不利影响。
注意安全事项: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如在开启和关闭阀门时要缓慢操作,防止水击现象对管道和设备造成损坏;在进入压载舱进行检查或操作时,必须确保舱内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对人员造成伤害等。
压载后检查:
检查舱室:压载完成后,对各压载舱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舱内的水位、水质、设备状况等,确保压载水系统正常运行,无泄漏、异味等异常情况。
核算稳性和强度:使用船舶配载仪对货油压载舱压载状况下的船体强度和稳性进行校验,并做好记录,确认船舶的稳性和强度满足航行安全要求。
记录与报告:将压载操作的过程、时间、压载舱的水位变化、设备运行情况等详细记录在航海日志和压载水记录簿中,并按照相关规定向港口当局或船公司报告压载水的相关信息。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