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轮在港口停靠时,与岸上设施进行有效的原油输送衔接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制定计划:船方和岸方需共同制定详细的原油输送计划,包括输送的时间、数量、速率等,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操作流程,并根据潮汐、天气等情况确定最佳的靠泊时间和方式25。
设备检查与维护:油轮应对船上的货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货油泵、管道、阀门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无泄漏等安全隐患。同时,岸上设施也需对码头的输油臂、管道、泵站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35。
通信协调:船岸双方应建立有效的通信联络机制,确定专用的通信频道和备用频道,确保在输送过程中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如输送的开始、停止指令,设备的运行状况,突发情况的通报等25。
流量与压力监控:在原油输送过程中,船岸双方需密切关注输送的流量和压力变化,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流量计和压力表实时获取数据,并设置合理的报警值。一旦发现流量或压力异常,应立即停止输送,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安全巡检:双方应安排专人对输送设备和管道进行定时巡检,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运行状况、管道的连接部位是否有泄漏、阀门的开闭状态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应急处理: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在原油泄漏、火灾、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同时,配备足够的应急设备和物资,如围油栏、撇油器、灭火器等,确保在突发情况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扫线作业:原油输送结束后,为了避免管道内残留的原油造成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需要进行扫线作业。船岸双方应按照预定的扫线程序,使用氮气、压缩空气或海水等介质对管道进行清扫,将管道内的原油吹扫干净5。
管道拆卸与设备复位:扫线作业完成后,双方操作人员应小心地拆卸管道连接部位,并对接口进行妥善的密封处理,防止残留的原油泄漏。同时,将输油臂或软管等设备恢复到初始位置,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
计量与记录:最后,船岸双方需对输送的原油数量进行准确计量,并记录相关的数据,如输送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流量、压力等,以便进行后续的结算和统计分析。
油轮在靠泊作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突发状况?
原油输送完成后,油轮和岸上设施需要进行哪些操作?
油轮与岸上设施连接的输油管道有哪些材质和规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