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连接接口:根据《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 5 部分:低压岸电连接系统(LVSC 系统)用插头、插座、船用连接器和船用输入插座的尺寸兼容性和互换性要求》(GB/T11918.5-2020)以及《高压岸电连接系统(HVSC 系统)用插头、插座和船用耦合器第 1 部分:通用要求》(GB/T30845.1)和《高压岸电连接系统(HVSC 系统)2 部分:不同类型的》(GB/T30845.2)等标准,选用合适的接插件4。对于大型集装箱船,通常采用高压岸电接插件,如 AC7.2kV/350A 或 AC12kV/500A 规格。
电压与频率:岸电系统的电压和频率需与船上电力系统相匹配。国际上常见的岸电电压频率组合有 440V/60Hz、6.6kV/60Hz 等,而船舶自身电力系统可能为不同的电压和频率,如 400V/50Hz 等,需通过变压器和变频器等设备进行转换和匹配2。
相序校正及缺相保护:岸电系统应具备相序校正功能,确保接入船舶的岸电相序与船上电力系统一致,避免电机等设备反转。同时,设置缺相保护装置,当出现缺相故障时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设备损坏2。
变压器安装与配置:若岸电电压与船上用电设备电压不一致,需安装合适的变压器。对于高压岸电接入,可能需要配置降压变压器将高压转换为船上设备适用的电压。变压器的容量应根据船舶靠港期间的最大用电负荷来选择,确保能够稳定供电。
变频器设置:当岸电频率与船电频率不同时,需要安装变频器进行变频处理。变频器的选型要考虑船舶的电力负载特性、功率因数等因素,确保在变频过程中能够提供稳定、高效的电力转换,同时要注意变频器的散热和防护措施,以适应船舶的恶劣环境。
配电柜与开关设备改造:对船上的配电柜进行改造,增加岸电接入的开关、刀闸、接触器等设备,确保岸电接入和船电切换过程中的电气安全。这些开关设备应具备足够的额定电流和短路分断能力,能够可靠地切断故障电流,保护船上电力系统和设备。
接地系统调整:岸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可能与船上原有接地系统不同,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防止触电事故和电气设备的损坏,同时要满足船级社和相关规范的要求。
电缆敷设与连接:重新敷设从岸电接入点到船上各用电区域的电缆,确保电缆的规格、型号符合岸电系统的要求,具有足够的载流量和绝缘性能。电缆的敷设应避免受到机械损伤和电磁干扰,同时要做好电缆的固定和防护措施。在电缆连接部位,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压接、焊接等,并进行严格的绝缘处理和接地连接。
增加适配接口:在岸电箱或接电装置处增加与船上电力系统兼容的接口,如不同规格的插座、插头或耦合器等,以满足不同船舶的接电需求。这些接口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绝缘性和机械强度。
设置联锁保护:在岸电接口处设置联锁保护装置,确保在岸电接入时,船舶的发电机组与岸电系统之间能够实现可靠的联锁,防止两者同时向船上电力系统供电,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联锁保护装置应具备手动和自动两种操作模式,方便船员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操作。
优化接口位置:根据船舶的靠泊方式和接电需求,合理调整岸电接口的位置,使其便于船舶接电操作,同时避免与船上其他设备和结构发生干涉。在接口位置附近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标志,提醒船员注意安全。
船岸联调:在船舶改造完成后,进行船岸联合调试,确保岸电系统与船上电力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稳定性。在联调过程中,要对电压、频率、相序、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检查各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保护功能是否正常。
性能测试:对改造后的船上电力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包括负载试验、短路试验、接地电阻测试等,以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对岸电系统的供电质量进行检测,如谐波含量、电压波动等,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船舶的用电要求。
安全检查:对改造后的船舶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包括电气设备的安装是否牢固、电缆的敷设是否规范、接地系统是否可靠等。检查船上的消防、通风等设备是否与岸电系统兼容,确保在使用岸电过程中船舶的安全。
岸电系统与船上电力系统兼容性改造需要哪些资质和认证?
改造集装箱船的岸电系统接口标准和船上电力系统需要多少成本?
选择岸电系统接插件时应考虑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