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运中,港口经营人的责任和义务主要由以下法规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规定港口经营人应当向旅客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保证旅客安全;负有安全生产的责任,遵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制定的港口作业操作规范,不得违规操作;优先安排运输抢险物资、救灾物资和国防物资;维护港口公平竞争秩序;依照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统计资料等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虽未直接对港口经营人作出专门规定,但在涉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船舶租用合同等内容中,对与港口经营人相关的货物装卸、交付等环节的责任和义务有一定的间接规范。例如,在货物交付环节,如果港口经营人作为承运人的受雇人或代理人在交付货物时有过错,可能会影响承运人的责任承担等。
国际标准和行业规范:如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一系列关于港口安全、防污染等方面的标准和指南,如《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 规则)等,虽不具有法律的强制约束力,但在国际海运实践中,港口经营人通常需要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港口的安全和正常运营。
港口所在地的地方法规和规章:各地港口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具体管理规定,如港口收费标准、港口设施建设与维护规定等,也对港口经营人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细化和补充。
海运提单背书转让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港口经营人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原则有哪些?
国际海运中,港口经营人的免责情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