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航运资讯  >  在海商法中,如何确定港口经营人的责任界限?
在海商法中,如何确定港口经营人的责任界限?
2024年12月22日 08:06   浏览:0   来源:Faye

我国《海商法》中暂无港口经营人相关规定,其责任界限通常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确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判断标准:

根据合同约定确定


  • 责任期间的约定:若港口经营人与承运人或货方签订的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责任期间,如起运港从接收货物时起至装上船时止,到达港从货物卸下船起至交付时止等,则在此期间内港口经营人需对货物的安全、完好等负责1

  • 服务内容与标准的约定:合同中对港口经营人提供的装卸、仓储、保管等具体服务内容及应达到的标准有明确规定,港口经营人需按照约定履行义务,未达到标准导致货物损失或其他问题,需承担相应责任。

参考国际公约和惯例


  • 《海牙 - 维斯比规则》:若港口经营人在承运人的责任期间内,受承运人委托为货物提供装卸和 / 或其他相关服务,其行为可能被视为承运人行为的一部分,需遵循该规则对承运人的相关要求。

  • 《汉堡规则》:当港口经营人受承运人委托在港区内从事货物的装卸作业时,可被视为实际承运人,承担与承运人相似的责任和义务。

  • 《鹿特丹规则》:引入了 “海运履约方” 的概念,港口经营人在一定条件下被视为海运履约方,需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但该规则在实际适用时存在一定局限性。

依据过错责任原则确定


  • 因港口经营人过错导致的货损:如果能够证明货物的损失、损坏或迟延交付等是由于港口经营人的故意或过失行为造成的,如装卸操作不当、保管不善、未及时交付货物等,港口经营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 举证责任:通常由主张港口经营人承担责任的一方负责举证,证明港口经营人存在过错以及过错与货物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在某些情况下,港口经营人可能需要对自己无过错进行举证,以减轻或免除责任。

考虑货物控制权归属确定


  • 货物在港口经营人掌管期间:从港口经营人接收货物开始,到将货物交付给承运人或货方为止,这段时间内货物处于港口经营人的实际控制之下,港口经营人对货物的安全和完整负有合理的注意义务和保管责任1

  • 特殊情况:如果货物在港口期间发生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等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情况导致损失,港口经营人在尽到合理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后,可能无需承担责任或可减轻责任。


海商法中港口经营人的免责情形有哪些?

国际公约和惯例是如何影响港口经营人责任界限的确定的?

司法实践中,如何判断港口经营人是否存在过错?


航运圈资讯号
Faye
介绍
关注我,关注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