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近洋船舶航行经过狭窄水道时,需要注意以下关键事项:
一、航行前的准备
熟悉水道情况
详细研究航海图书资料,包括海图、航海通告、航路指南等。了解狭窄水道的水深、底质、岸形、弯道位置和角度、潮汐和水流等信息。例如,有些狭窄水道可能存在浅滩或礁石,船舶必须清楚其具体位置和周围的安全水深范围。
查看并分析以往船舶在该水道航行的事故案例,总结经验教训,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制定航行计划
根据水道的特点和本船的性能,制定详细的航行计划。确定合适的航线,尽量选择水深足够、水流平缓、没有障碍物的区域。如果可能,规划出一条备用航线,以应对突发情况,如航道内出现临时碍航物或其他船舶故障等。
计算通过狭窄水道的最佳时间,考虑潮汐因素。选择在涨潮或平潮期间通过,可以增加船舶的富裕水深,减少搁浅风险。对于一些受潮水影响较大的水道,准确的潮汐计算尤为重要。
检查船舶设备
确保船舶的导航设备,如雷达、电子海图、自动识别系统(AIS)等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雷达可以帮助探测航道内其他船舶的位置和动态,电子海图提供准确的航道信息,AIS 用于识别和跟踪周围船舶。
检查主机、舵机等关键设备的性能,保证船舶具有良好的操纵性。主机和舵机的可靠运行是船舶在狭窄水道安全航行的关键,如有必要,提前安排维修和保养。
二、航行中的操纵要点
控制船速
降低船速,在狭窄水道内保持适当的、安全的航速。一般来说,以能够维持船舶航向和操纵性的最低速度为宜。这样可以增加船舶的反应时间,减少船舶在紧急情况下的冲程,降低碰撞和搁浅的风险。
根据船舶的大小、航道的宽度和水深、水流情况等因素动态调整船速。例如,在水流较急的狭窄水道弯道处,适当降低船速可以更好地控制船舶的转向。
加强瞭望
增加瞭望人员数量,安排船员在船头、驾驶台两侧等位置进行瞭望。船头瞭望人员可以及时发现近距离的浅滩、漂浮物和其他船舶等情况,驾驶台两侧的瞭望人员可以更好地观察航道两侧的岸形和标志。
充分利用各种瞭望设备,如望远镜、雷达、AIS 等。通过雷达可以提前发现远处进入航道的船舶,AIS 能够获取周围船舶的详细信息,包括船名、航向、航速等。同时,注意观察航道上的助航标志,确保船舶沿着正确的航线航行。
保持船舶位置和航向
密切关注船舶的位置,利用电子海图和定位系统准确判断船舶是否偏离航线。如果发现船舶有偏离航线的趋势,及时通过舵机调整航向。在狭窄水道内,船舶的转向动作要小而精准,避免大幅度转向导致船舶失控或碰撞岸壁。
考虑水流对船舶的影响,尤其是在有横流的情况下。如果船舶受到横流作用,要提前采取措施进行修正,如适当调整舵角或增加船速来抵消横流的影响,确保船舶保持在航道中央或安全区域。
船舶间的避让
严格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当与其他船舶相遇时,根据相遇态势采取正确的避让措施。例如,在对遇局面下,双方应各自向右转向;在交叉相遇局面下,有他船在本船右舷的船舶应给他船让路。
保持与其他船舶的安全距离,尤其是在追越或会遇时。安全距离的大小要根据船舶的大小、速度、航道宽度等因素确定,一般来说,在狭窄水道内,船舶之间的距离应比在开阔海域更大,以防止船舶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碰撞。
三、通信与应急措施
通信联络
保持甚高频(VHF)无线电通信畅通,与港口交通管制中心(VTS)、引航员(如果有)和其他船舶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在进入狭窄水道前,向 VTS 报告本船的动态,包括船名、位置、航向、航速等信息,按照 VTS 的指令航行。
与其他船舶在 VHF 上提前协商避让措施,确保双方的意图清晰明确,避免误解。使用简单、规范的航海术语进行通信,避免因语言或表达不清导致的航行风险。
应急准备
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包括船舶失控、搁浅、碰撞等情况。船员要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操作步骤。例如,在船舶可能搁浅的情况下,要知道如何采取紧急倒车等措施来减少搁浅的程度。
确保船上的应急设备,如救生设备、消防设备、堵漏设备等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在狭窄水道内,一旦发生事故,这些应急设备可能会迅速投入使用,保障船舶和船员的生命安全。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