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航运资讯  >  近洋海运船舶如何根据潮汐规律合理安排进出港时间?
近洋海运船舶如何根据潮汐规律合理安排进出港时间?
2024年12月21日 13:27   浏览:0   来源:Faye
  1. 理解潮汐基本原理和术语

    • 潮汐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自转产生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涨潮是水位上升的过程,高潮是涨潮达到的最高水位;落潮是水位下降的过程,低潮是落潮达到的最低水位。潮差是高潮和低潮水位的差值,大潮是潮差较大的时候,小潮是潮差较小的时候。

    • 船舶船员需要熟悉这些基本概念,因为它们直接影响船舶进出港的安全和效率。例如,大潮时港口水深变化大,可能会使船舶容易搁浅或触底,小潮时港口水深相对稳定,但也可能出现水深不足的情况。

  2. 获取潮汐信息

    • 潮汐表:这是船舶安排进出港时间最重要的参考资料。潮汐表详细记录了港口每天的潮汐时间和潮高。潮汐表可以通过航海出版物(如英国海军航海天文历等)、港口当局网站、专业的航海软件等渠道获取。例如,许多港口的官方网站都会提供未来一段时间(如一周或一个月)的潮汐预报,船员可以提前下载并分析。

    • 实时潮汐监测数据:一些现代化的港口配备有实时潮汐监测系统,通过在港口内设置的水位传感器等设备,将潮汐数据实时传输到港口控制中心和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船舶可以通过与 VTS 通信或者在港口的电子信息显示屏上获取这些实时数据,以便更精准地判断港口水深。

  3. 考虑船舶吃水深度与港口水深的关系

    • 船舶吃水深度是指船舶底部到水面的垂直距离。在进出港时,必须确保港口水深大于船舶吃水深度加上一定的安全余量(通常为 0.5 - 1 米左右)。例如,一艘吃水深度为 10 米的船舶,在进出港时,港口水深至少要达到 10.5 - 11 米。

    • 根据潮汐表和船舶吃水,计算合适的进出港时间。如果船舶吃水较深,应选择在高潮前后一段时间进出港。例如,对于潮差较大的港口,当高潮水位能够满足船舶吃水要求时,提前一段时间(如 1 - 2 小时)开始进港操作,这样可以利用涨潮的过程,使船舶在水位逐渐上升的情况下安全进入港口。

  4. 结合港口航道特点和船舶操纵性

    • 航道狭窄或弯曲的港口:对于这种港口,不仅要考虑水深,还要考虑船舶在航道中的操纵性。在涨潮或落潮过程中,水流速度和流向会发生变化,这会影响船舶的航向和航速。如果航道狭窄,船舶最好选择在水流较缓的时候进出港,比如在高潮或低潮时,此时水流速度可能相对较小,便于船舶控制。

    • 考虑船舶的操纵性能差异:不同类型的船舶(如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轮等)其操纵性能不同。大型船舶惯性大,转向不灵活,在进出港时更需要考虑潮汐和水流的影响。例如,大型油轮在进出港时,要充分利用涨潮时的水流推动,同时避免在落潮时水流对船舶产生较大的横向力,导致船舶偏离航道。

  5. 考虑港口交通流量和调度安排

    • 港口的交通流量在不同时间有所不同,船舶在安排进出港时间时,不仅要考虑潮汐,还要结合港口的交通调度。例如,一些繁忙的港口在高峰时段船舶进出港频繁,为了避免拥堵和碰撞风险,船舶可能需要根据港口 VTS 的调度安排,在满足潮汐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交通间隙进出港。

    • 此外,船舶还需要考虑港口的作业时间和效率。如果船舶需要在港口进行装卸货作业,要确保进出港时间能够与港口的作业安排相匹配,避免因错过作业时间而导致船舶等待,增加运营成本。


航运圈资讯号
Faye
介绍
关注我,关注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