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气象学是航海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难点及对应的攻克方法:
一、教学难点
气象学知识抽象复杂
气象数据和图表解读困难
气象知识与航海实际应用的结合
二、攻克方法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使抽象知识形象化
多媒体教学:利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展示抽象的气象学过程。例如,制作气旋形成的动画,通过动态演示空气的流动方向、速度变化以及气压系统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复杂的气象学概念。同时,播放一些实际的气象灾害视频,如台风、暴雨等,让学生对气象现象的威力和影响有更深刻的感受。
实物演示和实验:对于一些可以在室内模拟的气象现象,如空气的对流运动,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进行演示。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通过加热底部和冷却顶部的方式,让学生观察空气的上升和下沉运动,从而理解对流在气象过程中的作用。
类比和比喻教学:将抽象的气象学概念与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例如,把气压系统类比为地形,高压区就像高山,空气会从高压区(高山)向低压区(山谷)流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压梯度力和风向的关系。
加强气象数据和图表解读训练
专项教学:开设专门的气象数据和图表解读课程模块,详细讲解各种气象图表的构成要素、符号含义、数据读取方法等。例如,针对天气图,讲解等高线、等压线、锋面符号等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天气系统的位置、强度和移动方向。
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通过实际的气象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练习解读图表。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航海气象案例,如船舶在远洋航行中遇到的复杂天气变化过程,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气象图表进行分析,预测天气发展趋势,并提出应对措施。同时,安排大量的课后练习,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图表解读技能。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知识与应用的融合
航海模拟器教学:利用航海模拟器,模拟不同气象条件下的航海场景。在模拟环境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在各种天气和海况下船舶的操纵特点,如在大风浪中如何保持船舶的稳定性、在浓雾天气如何利用雷达等导航设备安全航行等。教师可以在模拟过程中设置各种气象相关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气象知识进行决策。
实习与实践基地教学:与航运企业、港口气象部门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实际的航海气象观测、预报和船舶航行决策过程。例如,在港口气象部门实习期间,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收集、分析气象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应用到港口船舶调度中。在船上实习时,学生可以在船员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气象情况制定航线计划,积累航海气象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