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运与铁路、公路运输实现高效联运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建设一体化转运设施:在内河港口规划建设铁路专线和高等级公路连接线,实现内河船舶、铁路列车和公路车辆的快速换装转运。如在长江沿线的重庆果园港等大型内河港口,建设了铁路进港线路和疏港公路,使货物能够便捷地在不同运输方式间转换35.
提升内河航道等级:对内河航道进行整治和升级,提高航道的通航能力和船舶的通行效率,确保内河航运与铁路、公路运输在运量和运输时间上的匹配。比如实施长江航道的整治工程,提升了长江干线的航道水深和宽度,使大型船舶能够更顺畅地航行,加强了与铁路、公路运输的衔接能力 。
打造联运枢纽:构建集内河航运、铁路、公路运输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集中布局和协同作业。如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通过建设综合枢纽,整合了内河、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资源,提高了联运效率13.
建立协同运营机制:内河航运企业、铁路部门和公路运输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联运计划和运输方案,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在运输组织、调度指挥、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协同配合35.
优化运输线路与配载:根据货物的种类、数量、运输距离和时间要求等因素,综合运用内河航运、铁路和公路运输的优势,优化设计联运线路,合理安排货物的中转和配载,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例如对于长距离、大运量的煤炭运输,可以先通过铁路将煤炭运至内河港口,再由内河船舶运往目的地,实现优势互补135.
统一运输标准:制定和完善内河航运与铁路、公路运输的货物包装、装卸、运输等标准,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如推广使用标准化的集装箱和托盘,便于在不同运输工具之间进行快速装卸和转运35.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内河航运、铁路和公路运输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货物运输信息、车辆船舶动态信息、港口作业信息等的实时共享和交互,提高运输组织的透明度和协同效率。通过该平台,各方能够及时了解货物的运输状态,提前做好装卸、转运等准备工作345.
应用智能调度系统:开发和应用智能调度系统,对内河航运、铁路和公路运输的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提高运输设备的利用率和运输效率。例如,根据货物的流量、流向和运输时间要求,智能调度系统可以自动分配运输任务,安排最佳的运输线路和运输工具。
引入先进技术设备:在内河港口、铁路货场和公路货运站等场所,引入先进的装卸设备、仓储设备和运输设备,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和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 。如使用自动化的集装箱码头设备,能够大大缩短船舶在港时间,提高内河航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效率 。
制定鼓励政策: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内河航运与铁路、公路运输的联运发展。如给予联运企业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支持联运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等,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参与联运的积极性5.
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内河航运与铁路、公路运输联运市场的监管机制,加强对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和运输市场秩序的监管,规范市场行为,保障联运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推动区域合作: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统筹规划内河航运、铁路和公路运输的发展,实现区域内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例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通过区域合作,推动了内河航运与铁路、公路运输的一体化发展,提高了区域综合交通运输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