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航运资讯  >  深圳在向国际航运中心迈进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在航运业的应用有哪些亮点?
深圳在向国际航运中心迈进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在航运业的应用有哪些亮点?
2024年12月19日 16:02   浏览:0   来源:Faye

深圳在向国际航运中心迈进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在航运业的应用呈现出诸多亮点,具体如下:

智慧港口建设


  • 自动化码头设备:深圳港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引进首批 5 台全球最大自动化双小车岸桥,推动码头实现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运营。这些岸桥能够精准地装卸集装箱,大幅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人为失误,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37.

  • 数字化管理系统: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在深圳港妈湾港码头部署了自主开发的数字管理系统,涵盖集装箱、散杂货、海关手续等多个方面。该系统使码头的运营效率提高了 30%,现场工人减少了 80%,安全风险降低了 50%。通过这一系统,港口的各项业务流程得以优化,货物的流转更加顺畅,信息的传递更加及时准确4.

  • 5G 基础设施布局:深圳积极推进港口的 5G 基础设施建设,如华为在深圳港等港口布局 5G 网络,利用 5G 的高速率、低延迟特性,实现了设备之间的实时通信和协同作业,为港口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提升了港口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4.

绿色能源应用


  • 生物燃料加注:深圳海事部门保障了供油船 “安通 27” 轮在盐田港为利比里亚籍集装箱船 “安明” 轮加注 500 吨 B24 生物燃料油和 500 吨低硫燃料油,这是深圳首次完成对国际航行船舶的生物燃料加注。生物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约 20%的碳排放量,有助于推动航运业的绿色低碳转型58.

  • LNG 动力船舶与加注设施建设:深圳加快建设全国 LNG 接卸基地、储备基地、供应基地和销售中心,推动建设亚洲 LNG 加注中心,提升对 LNG 动力国际船舶的吸引力。这不仅有利于减少船舶的污染物排放,还能降低航运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深圳港在绿色航运领域的竞争力37.

智能船舶发展


  • 船舶智能化系统:深圳的一些航运企业开始采用智能船舶系统,如船舶自动驾驶、船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等技术。这些系统能够提高船舶的航行安全性和运营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船舶航行的影响,同时也为船舶的维护管理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 航运大数据与智能决策:通过收集和分析航运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包括船舶位置、航行速度、货物信息、气象海况等,深圳的航运企业和相关机构能够实现智能决策。例如,优化船舶航线、合理安排货物配载、预测市场需求等,从而提高航运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1.

航空航运创新


  • 大型货机运输:2024 年 12 月 11 日,空客 A300-600ST 型货机 “大白鲸” 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成功降落,并首次执行飞往粤港澳大湾区的运输任务。这架特殊设计的货机因其超大尺寸和独特造型而广受关注,主要用于运送飞机及大型设备等特殊货物,丰富了深圳的航空货运方式,提升了深圳在国际航空运输市场中的地位2.

  • 跨部门协作模式:深圳边检总站与航空公司之间紧密合作,为空客 “大白鲸” 的运输任务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开辟 “绿色通道”,加强执勤警力,缩短航班过境时间,减少企业运营成本。这种跨部门的协作模式体现了深圳在航空航运领域的创新服务意识和高效管理能力,有助于提升深圳的国际航运竞争力2.

内陆港与组合港模式创新


  • 内陆港建设与海铁联运:深圳港持续加强内陆港建设布局,2024 年 1-10 月新增挂牌运营 4 个内陆港,累计挂牌运营 19 个内陆港,开通海铁联运线路 33 条,服务覆盖大湾区、西南及华中地区。海铁联运的发展,将内陆港货源通过铁路运输至深圳港出口,相当于把国际大港直接搬到内陆客户 “家门口”,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37.

  • 组合港模式与一体化运作:深圳港大力拓展 “大湾区组合港” 模式,实现港口之间的一体化运作。2024 年 1-10 月新增 6 条组合港航线,累计开通 43 条组合港航线,覆盖广东省内佛山、中山等 11 个城市。通过这种模式,深圳枢纽港的国际航线资源与沿珠江内河码头的制造业货源形成优势互补,有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37.


航运圈资讯号
Faye
介绍
关注我,关注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