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国际航运中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升其在东北亚地区的航运中转竞争力:
扩大港口规模:韩国计划在 2045 年前投资 14 万亿韩元升级釜山港,在釜山附近的昌原市建造新港口并与现有港整合,使货物处理能力翻倍。新港口将能容纳 66 艘船,泊位总长度从 18.8 公里延长至 25.5 公里68.
提升码头设施自动化水平:2024 年 4 月釜山新港推出第七个全自动化操作的集装箱码头,提高了集装箱处理效率。未来镇海新港的建设也将进一步推进港口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如引入大型码头运营商,减少港口内部转运,同时提供智慧化基金,打造智慧港口8.
改善港口水深条件:釜山港本身水深达到 18-20 米,可以容纳大型船舶,新建设的镇海新港泊位水深 20 米以上,最大可靠泊 30000TEU 级别集装箱船,能够满足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吸引更多大型船舶挂靠78.
增加航线密度:釜山港与世界各地的航运公司有着良好合作关系,挂靠周班航线丰富,2023 年挂靠周班航线 287 条,在亚洲区域内仅次于新加坡港。通过与更多航运企业合作,进一步增加航线数量和密度,特别是加强与东北亚、东南亚、北美等主要贸易区域的航线连接8.
拓展中转业务:积极开拓中转市场,吸引更多来自中国、日本等周边国家以及其他地区的中转货物。例如,构思与中国北方沿海二线港口合作开办支线中转货箱定期航线,争夺中国北方腹地货源,再通过釜山港远洋线转口世界各地5.
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专业、高效的货物装卸服务和仓储服务,规范、严谨的海关和边检服务,以及完备的港口安全管理措施和设备,确保货物和人员的安全与合法,船舶的安全与顺畅,为航运中转提供良好的保障7.
完善集疏运体系:釜山港与铁路、公路和管道等交通网络紧密相连,陆上有釜山至首尔及其他各地的铁路与高速公路通往全国,方便货物的进出港和转运。此外,还建立海空联动物流体系,临近的加德岛机场为其提供了便利,同时运营 ICD 等内陆物流基地,进一步拓展了港口的经济腹地78.
发展联合物流中心:在全球主要供应链基地建设联合物流中心,目前已有 5 个,计划到 2032 年达到 16 个,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服务价格,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和货物集聚,强化港口物流网络,创造更多货量8.
促进临港产业发展:釜山港周边的机械制造、造船、汽车、石化等临港产业发达,通过加强港口与临港产业的互动合作,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提高货物的本地生成量和附加值,为航运中转提供更丰富的货源基础258.
加强绿色与智能技术应用:逐步引入利用无碳可再生能源的港口设施,建立向船舶供电的岸电基础设施,减少港口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港口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还计划施行港口技术产业法,推动港机设备国产化,支持旧港机改造使用零碳燃料等,提升港口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