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航运资讯  >  航运企业采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船舶管理时,如何保障设备维护记录的不可篡改与安全性?
航运企业采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船舶管理时,如何保障设备维护记录的不可篡改与安全性?
2024年12月18日 20:56   浏览:0   来源:Faye
  1. 区块链技术基础保障

    • 分布式账本:区块链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航运企业船舶管理中的设备维护记录不是存储在单一的服务器或数据库中,而是分布在区块链网络的多个节点上。例如,像以太坊等区块链平台,其节点可以遍布全球不同的航运企业、船舶维修机构、船级社等相关单位。每个节点都保存着相同的设备维护记录副本。当有新的维护记录添加时,需要经过网络中多个节点的验证和共识机制确认后才能记录到账本中。这就使得想要篡改记录需要同时控制网络中的大部分节点,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从而保障了记录的不可篡改。

    • 加密算法:区块链利用加密哈希函数对设备维护记录进行加密处理。例如,每一条记录在存储到区块链之前会生成一个唯一的哈希值,这个哈希值就像是记录的 “指纹”。如果记录的内容发生任何变化,哪怕是一个字符的改变,其哈希值都会完全不同。并且,哈希值是单向加密的,即可以通过记录生成哈希值,但无法从哈希值反推出记录内容。同时,区块链中的节点之间通信和数据传输也采用加密技术,如非对称加密算法,确保记录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 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

    • 角色划分:航运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角色(如船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等)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例如,船员可能只有查看和添加设备基本运行情况记录的权限,维修人员可以添加详细的维修过程记录和更换零部件记录,而管理人员则有更高的权限,如审核记录、统计分析等。通过这种角色划分,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随意篡改设备维护记录。

    • 多因素认证:为了增强访问控制的安全性,在用户登录区块链系统进行设备维护记录操作时,可以采用多因素认证的方式。例如,除了常规的用户名和密码外,还可以结合使用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动态口令等技术。这样即使密码被盗,攻击者也很难通过其他认证因素,从而保障只有合法授权的人员能够访问和操作设备维护记录。

  3. 智能合约应用

    • 记录验证规则:智能合约可以定义设备维护记录的验证规则。例如,智能合约可以规定设备维护记录必须包含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签名、维修内容、更换零部件清单等详细信息。当有新的记录添加时,智能合约会自动检查这些信息是否完整和符合规则。如果不符合,记录将无法被添加到区块链中,从而保障记录的规范性和真实性。

    • 变更审计:智能合约还可以对设备维护记录的任何变更进行审计。如果有人试图修改记录,智能合约会触发审计流程,记录修改的时间、修改人、修改前后的内容等详细信息。这些审计信息也会存储在区块链上,为后续的调查和追溯提供依据,进一步保障记录的安全性。

  4. 数据备份与恢复

    • 多节点备份:由于设备维护记录存储在区块链的多个节点上,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备份功能。但是,航运企业也可以定期对区块链中的记录进行额外的备份。例如,可以将记录备份到企业内部的专用存储设备或者云端存储(采用加密存储方式)。这样在出现极端情况,如区块链网络遭受大规模攻击或者部分节点损坏时,可以通过备份数据进行恢复。

    • 灾难恢复计划:航运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灾难恢复计划,明确在不同的紧急情况下(如自然灾害、网络故障等)如何恢复设备维护记录。这个计划应该包括数据备份的频率、恢复的步骤、责任人员等详细内容。同时,企业可以定期进行灾难恢复演练,确保在实际需要时能够有效地恢复设备维护记录,保障记录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航运圈资讯号
Faye
介绍
关注我,关注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