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航运资讯  >  港口拖轮在不同潮汐条件下的作业策略是怎样的?
港口拖轮在不同潮汐条件下的作业策略是怎样的?
2024年12月18日 16:39   浏览:0   来源:Faye
  1. 涨潮时的作业策略

    • 考虑涨潮水流对船舶的影响:涨潮时船舶离泊会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水流的方向有助于船舶离开泊位。但是,也要注意水流可能会使船舶在离开泊位后难以控制方向。所以,在船舶离泊初期,拖轮要在船舶的船头或船尾施加适当的拖力,帮助船舶平稳地离开泊位,并且要及时调整拖力方向,防止船舶被水流冲偏。

    • 与船舶协同控制速度和航向:拖轮要与船舶密切配合,根据船舶的动力情况和涨潮水流的助力,共同控制船舶离泊后的速度和航向。例如,当船舶本身的主机启动,利用自身动力离泊时,拖轮可以在侧面提供辅助拖力,确保船舶能够顺利进入航道,并且避免与其他船舶或港口设施发生碰撞。

    • 利用涨潮水流助力船舶靠泊:涨潮时水流方向是向岸的,港口拖轮可以借助这一水流的力量帮助船舶靠泊。例如,在大型船舶靠泊时,拖轮可以提前调整好位置,利用水流将船舶自然地向码头推送一部分,减少自身的顶推或拖带力量。但需要注意的是,要精确控制船舶的速度和方向,防止船舶因水流速度过快而碰撞码头。

    • 调整拖轮位置和拖力方向:拖轮驾驶员需要根据涨潮水流的速度和方向,合理调整拖轮相对于船舶的位置。如果水流速度较大,拖轮可以在船舶靠泊侧的前方或后方适当施加横向拖力,以纠正船舶可能出现的偏离泊位中心线的情况。同时,要根据船舶的大小、载重等情况调整拖力的大小,避免船舶因拖力和水流力的叠加而产生过大的冲击力。

    • 船舶靠泊作业

    • 船舶离泊作业

  2. 落潮时的作业策略

    • 谨慎操作防止船舶失控:落潮时船舶离泊难度相对较大,因为水流会将船舶拉离泊位。拖轮在协助船舶离泊时,要谨慎操作。在船舶离泊初期,要在船头或船尾施加足够的拖力,使船舶能够克服水流的拉力。并且,要密切关注船舶的姿态和运动情况,一旦发现船舶有失控的迹象,如被水流冲得太快或偏离航向,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如增加侧面拖力或调整拖力方向。

    • 利用船舶自身动力和拖轮配合:在落潮情况下,船舶离泊更需要船舶自身动力和拖轮动力的良好配合。船舶启动主机后,拖轮要根据船舶的动力输出和水流的情况,在适当的位置提供拖力。例如,当船舶向前移动时,拖轮可以在船侧提供横向拖力,帮助船舶转向,同时抵消水流的横向拉力,使船舶能够顺利离开泊位并进入航道。

    • 克服落潮水流阻力:落潮时水流方向是离岸的,这会给船舶靠泊带来较大的阻力。拖轮需要增加顶推或拖带的力量来克服水流阻力。例如,对于吃水较深、受水流影响较大的大型船舶,可能需要多艘拖轮同时作业,一艘在船头顶推,一艘或多艘在船侧或船尾提供横向拖力,以确保船舶能够准确地靠泊在码头泊位上。

    • 提前预判船舶运动趋势:由于落潮水流的影响,船舶在靠近码头的过程中会有向后或向外偏离的趋势。拖轮驾驶员要提前预判这种趋势,在船舶距离码头还有一定距离时,就开始施加合适的拖力进行纠正。同时,要根据水流速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拖力的大小和方向,确保船舶能够安全、平稳地靠泊。

    • 船舶靠泊作业

    • 船舶离泊作业

  3. 平潮时的作业策略

    • 平稳启动船舶离泊:平潮时船舶离泊相对简单,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拖轮在协助船舶离泊时,要平稳地启动船舶。可以先在船头或船尾施加适当的拖力,使船舶缓慢地离开泊位。在船舶离开泊位一定距离后,根据船舶的后续操作计划(如进入航道后的转向等),在合适的位置提供拖力,确保船舶能够顺利完成离泊后的动作。

    • 灵活调整拖力和位置:在平潮情况下,拖轮可以根据船舶的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拖力的大小和自身的位置。例如,当船舶需要在离泊后立即转向时,拖轮可以提前移动到船舶的侧面,在船舶开始转向时提供合适的横向拖力,帮助船舶完成转向动作,顺利进入航道。

    • 精准控制船舶靠泊:平潮时水流相对平缓,这是船舶靠泊较为理想的时机。拖轮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船舶的靠泊过程。此时,拖轮主要依靠自身的顶推或拖带能力来调整船舶的位置和速度,将船舶平稳地靠泊在码头。例如,对于小型船舶,拖轮可以在船头或船尾进行适度的顶推或拖带,按照正常的靠泊流程将船舶引导至泊位。

    • 注重细节确保安全:虽然平潮时水流影响较小,但仍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风向、船舶的惯性等因素。拖轮在作业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确保船舶靠泊过程中的安全。例如,在有风的情况下,要根据风向在船舶的适当位置施加横向拖力,防止船舶被风吹离泊位中心线。


航运圈资讯号
Faye
介绍
关注我,关注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