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航运资讯  >  如何评估港口拖轮的作业效能?
如何评估港口拖轮的作业效能?
2024年12月18日 16:26   浏览:6   来源:Faye

评估港口拖轮的作业效能是一个综合考量多个因素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评估方面和方法:

一、船舶作业任务完成情况


  • 船舶协助作业成功率

    • 靠离泊成功率:统计拖轮协助船舶靠泊和离泊的成功次数与总作业次数的比例。成功的靠离泊意味着船舶在拖轮的协助下,能够安全、准确地停靠或离开码头,没有发生碰撞、搁浅等事故。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拖轮在港口船舶操纵作业中的核心效能。例如,如果一个月内拖轮进行了 100 次靠离泊作业,其中 98 次成功,那么靠离泊成功率为 98%。

    • 拖带成功率:对于拖轮执行拖带任务的情况,计算拖带作业成功的次数占总拖带次数的比例。成功的拖带作业要求拖轮能够按照预定的路线和要求,稳定地拖动被拖船舶,不出现拖缆断裂、船舶失控等问题。

  • 船舶作业时间符合率

    • 靠离泊时间符合率:比较拖轮实际协助船舶完成靠离泊的时间与计划时间的差异。计划时间通常是根据港口的船舶调度安排确定的。计算实际作业时间在计划时间范围内的作业次数占总作业次数的比例。例如,计划船舶靠泊时间为 30 分钟,拖轮实际协助完成靠泊的时间在 25 - 35 分钟之间,则视为符合计划时间。靠离泊时间符合率高,说明拖轮能够有效地配合港口调度,保障船舶作业的时效性。

    • 拖带时间符合率:针对拖带作业,计算拖轮实际完成拖带任务的时间与计划拖带时间相符合的比例。这有助于评估拖轮在拖带作业中的效率和对时间的把控能力。

二、船舶利用率


  • 时间利用率

    • 可作业时间占比:计算拖轮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天、一周、一个月)实际可用于作业的时间(扣除维修保养、加油、船员休息等非作业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例如,一艘拖轮一天 24 小时中,实际可作业时间为 18 小时,那么其可作业时间占比为 75%。这一指标反映了拖轮时间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 作业时间分布均匀性:分析拖轮作业时间在不同时间段的分布情况。如果拖轮的作业时间分布过于集中在某些时段,而其他时段闲置,可能会导致港口在高峰时段资源紧张,而低谷时段资源浪费。通过统计每个时段的作业频率或作业时长,评估作业时间分布的均匀性,使拖轮的使用更加均衡合理。

  • 设备利用率

    • 主机运行时间占比:主机是拖轮的核心动力设备,统计主机实际运行时间与拖轮在港总时间的比例。较高的主机运行时间占比意味着拖轮的动力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但也要考虑主机的合理运行区间,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设备损坏。

    • 其他关键设备使用频率:除主机外,关注拖轮上其他关键设备(如推进器、舵机、锚泊设备等)的使用频率。例如,推进器的频繁使用次数可以反映拖轮在港口内的操纵繁忙程度,而锚泊设备的使用频率则与拖轮的等待任务或临时停靠情况有关。通过对这些设备使用频率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拖轮各设备的利用情况。

三、燃油消耗与成本效益


  • 单位作业燃油消耗

    • 靠离泊单位燃油消耗:计算拖轮在每次协助船舶靠离泊作业中的燃油消耗量,然后除以作业次数,得到靠离泊单位燃油消耗指标。这可以帮助评估拖轮在不同靠离泊作业中的燃油经济性。例如,一艘拖轮在 10 次靠离泊作业中总共消耗燃油 1000 升,那么靠离泊单位燃油消耗为 100 升 / 次。

    • 拖带单位燃油消耗:对于拖带作业,同样计算单位拖带任务的燃油消耗量,即总燃油消耗除以拖带作业次数。通过比较不同拖轮或同一拖轮在不同工况下的单位燃油消耗,优化作业方式,降低燃油成本。

  • 成本效益比

    • 收入与成本对比:考虑拖轮作业的收入和成本,计算成本效益比。收入主要来自港口拖轮服务收费,成本包括燃油成本、设备维修保养成本、船员薪酬、船舶折旧等。成本效益比越高,说明拖轮作业在经济上越高效。例如,一艘拖轮一个月的作业收入为 50 万元,总成本为 30 万元,那么成本效益比为 1.67。

四、船舶操纵性能与安全性


  • 船舶操纵灵活性

    • 回转半径与时间:通过实际测试或船舶操纵性能数据,评估拖轮的回转半径和完成一次回转所需的时间。回转半径小、回转时间短的拖轮操纵灵活性更高,能够在港口狭窄水域更迅速地改变航向,有效协助船舶靠离泊或躲避障碍物。

    • 加速与减速性能:分析拖轮的加速和减速性能,包括从静止状态加速到一定航速所需的时间,以及从工作航速减速到停止所需的距离和时间。良好的加速和减速性能有助于拖轮在作业过程中准确控制船位和速度,提高作业安全性和效率。

  • 安全事故发生率

    • 碰撞事故率:统计拖轮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碰撞事故的次数与总作业次数的比例。碰撞事故是港口拖轮作业中最严重的安全问题之一,较低的碰撞事故率表明拖轮的操纵安全性高。

    • 其他事故率:除碰撞事故外,还应考虑搁浅、拖缆断裂、人员伤亡等其他事故的发生率。这些事故的发生会对港口作业的正常秩序和拖轮自身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对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率的综合评估,加强安全管理措施。

五、船员工作绩效


  • 船员操作熟练度

    • 操作失误次数:记录船员在拖轮作业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情况,如舵令执行错误、车钟操作不当、拖缆连接失误等。操作失误次数少,说明船员操作熟练度高,能够熟练掌握拖轮的操纵技能,保障作业的顺利进行。

    • 应急操作能力评估:通过模拟应急演练或实际应急事件,评估船员的应急操作能力。包括在遇到船舶失控、火灾、人员落水等紧急情况时,船员是否能够迅速、正确地采取应急措施,如启动应急舵、使用消防设备、组织救援等。

  • 船员工作效率

    • 平均每次作业船员工时:计算每次拖轮作业所耗费的船员工时总数,然后除以作业次数,得到平均每次作业船员工时指标。这一指标可以反映船员工作效率,较低的平均每次作业船员工时意味着船员能够以较少的人力投入完成拖轮作业任务。


航运圈资讯号
Faye
介绍
关注我,关注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