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泊前的协调
港口调度中心会综合考虑船舶的大小、货物装卸要求、港口内其他船舶的作业情况等因素,为班轮分配合适的泊位。对于大型集装箱船,通常会分配到具备大型岸吊设备、能够满足集装箱高效装卸的深水泊位;对于散货船,则会根据散货的种类(如煤炭、矿石等)安排相应的专业化散货泊位。泊位分配信息会及时通知船舶代理和船舶,船舶按照调度中心的指示前往指定泊位。
港口的引航站在收到船舶代理的靠泊请求和船舶信息后,会根据船舶的类型、大小、当时的气象和海况等因素,安排合适的引航员。引航员具备丰富的港口航道和船舶操纵经验,他们会在船舶抵达特定的引航水域(通常是港口的入口附近)登船。引航员登船前,船舶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放下引航梯、安排专人协助引航员登船等。
船舶代理作为船舶和港口部门之间的桥梁,会提前向港口的调度中心、引航站、码头等相关部门发送船舶的预计到港时间(ETA)、船舶吃水、货物信息(种类、数量、装卸要求等)等详细资料。例如,对于装载大量集装箱的船舶,代理会告知港口预计装卸的集装箱数量、特殊箱型(如冷藏箱、危险品箱)的数量和位置等信息,以便港口提前安排相应的装卸设备和场地。
船舶也会与港口的 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保持联系,实时更新自己的位置和动态信息。VTS 会根据港口的交通情况,为船舶提供进港指引,如告知船舶附近其他船舶的动态、推荐安全的进港航道和航速等。
信息沟通
引航安排
泊位分配协调
靠泊过程中的协调
当船舶靠近码头后,港口的码头工人会准备好系泊设备(如缆绳、系缆桩等),船舶船员则负责将缆绳抛给码头工人。双方密切配合,将缆绳系在码头的系缆桩上,使船舶牢固地停靠在泊位。在系泊过程中,要注意缆绳的张力,避免因张力过大导致缆绳断裂或船舶碰撞码头。同时,船员和码头工人会根据船舶的大小和当时的气象条件,合理调整缆绳的数量和分布,确保船舶在靠泊期间的安全。
引航员登船后,会与船舶船长密切合作,指挥船舶安全靠泊。引航员会根据港口的水文条件(如潮流、水深等)、码头的布局和当时的风向,向船长下达船舶的航向、航速等操纵指令。船舶的驾驶团队需要准确执行引航员的指令,同时与港口的拖轮保持联系。
拖轮在船舶靠泊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辅助作用。港口调度中心会根据船舶的大小和操纵难度,安排适量的拖轮协助船舶靠泊。拖轮会在船舶两侧或首尾就位,按照引航员的指挥,通过顶推或拖拉的方式,帮助船舶调整位置和角度,确保船舶能够准确、平稳地靠泊在指定泊位。
船舶操纵协助
系泊作业协调
靠泊后的协调
在装卸作业完成后,船舶需要为离港做准备。船员会与港口部门协调,安排加油、加水、补充物料等工作。同时,船舶会向港口调度中心和引航站申请离港时间,调度中心会根据港口的交通情况和其他船舶的作业计划,为船舶安排合适的离港窗口。引航站会再次安排引航员登船,协助船舶安全离开港口。在离港前,船员和码头工人要共同完成解缆等操作,确保船舶能够顺利启航。
在装卸作业的同时,船舶代理、港口货代和船方代表会进行货物交接手续。船方会提供载货清单、提单等相关单证,与港口货代核对货物的数量、包装、标志等信息。对于进口货物,港口货代在核对无误后会安排货物的后续转运或仓储;对于出口货物,确保货物准确装船后,会在单证上进行相应的签注。
此外,还涉及港口费用的结算。港口会根据船舶的靠泊时间、装卸货物的数量和种类等因素计算港口使费(如泊位费、装卸费、拖轮费等),并向船舶代理或船方发送费用清单。船舶代理或船方需要对费用进行核对和支付,确保港口服务的顺利进行。
码头运营部门在船舶靠泊后,会根据船舶代理提供的货物信息,组织装卸设备和工人进行装卸作业。对于集装箱船,岸吊会按照预先制定的装卸计划,将集装箱从船上吊下或装上。在装卸过程中,船舶船员和码头工人要保持沟通,确保装卸顺序正确,尤其是对于特殊箱型(如冷藏箱需要及时接通电源、危险品箱要严格按照安全规定操作)的装卸。
对于散货船,港口会使用输送带、抓斗等设备进行装卸。船舶船员要配合码头工人打开或关闭货舱舱口盖,控制货物的装卸速度,同时注意观察船舶的吃水和稳性变化。如果在装卸过程中发现货物质量问题(如散货中有杂质、集装箱有损坏迹象等),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