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运货物装卸中,优化货物堆存布局对于提高空间利用率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
一、仓库内货物堆存布局优化
按货物属性分类堆存
尺寸兼容性:将尺寸相似的货物存放在一起,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货架和货位空间。例如,对于小型的电子元件,可以将它们统一放置在小型货架的格子内;而对于大型的机械设备零部件,将其存放在有足够承载能力的大型货架上,并且相邻货物之间的空隙可以根据零部件的形状进行合理调整,以减少空间浪费。
重量分布合理:考虑货物的重量,把较重的货物放在仓库的底层或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比如,在多层货架仓库中,将重型钢材放置在地面层,因为地面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同时,要确保货物重量分布均匀,避免仓库局部受力过大,影响仓库结构安全,并且这种合理的重量分布也有助于提高货架的稳定性,从而可以在货架上更紧凑地堆放货物。
关联性原则:根据货物的关联性进行分类堆存。如果某些货物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是配套的,如汽车零部件中的发动机和变速器,将它们存放在相邻位置,方便装卸和管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作业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空间,因为可以根据配套货物的总体积和形状来设计更合理的堆存方式,避免因为分散存放而产生的空间碎片。
货架布局与货物堆存方式
货架选型与排列:选择合适的货架类型是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关键。例如,驶入式货架可以让叉车直接驶入货架通道进行货物装卸,适用于货物品种较少、批量较大的情况,它能够充分利用仓库的深度空间。而穿梭式货架则通过在货架之间使用穿梭车来存取货物,比驶入式货架更灵活,能进一步提高货物存储密度。在货架排列方面,采用背靠背排列或紧密排列的方式可以减少通道空间的占用,同时要确保货架之间的通道宽度能够满足叉车等装卸设备的安全通行。
货物堆码技巧:在货架上堆码货物时,采用合适的堆码方式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对于形状规则的货物,如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箱子,可以采用交错堆码的方式。例如,将第二层货物的箱子放置在第一层箱子的间隙上,这样可以增加堆码的稳定性,同时减少货物之间的空隙。对于一些可以嵌套的货物,如塑料桶或金属容器,采用嵌套堆码可以大大节省空间。此外,利用货架的高度空间,尽量将货物堆码到合适的高度,但要注意不能超过货架的承载能力和货物的安全堆码高度,防止货物倒塌。
利用仓库的三维空间
高层货架与自动化设备:安装高层货架可以充分利用仓库的垂直空间。配合自动化的堆垛起重设备,如自动导引车(AGV)和堆垛机,可以高效地存取高层货架上的货物。这些设备能够精确地将货物放置在较高的位置,提高仓库的空间利用率。例如,在大型的自动化仓库中,堆垛机可以将货物存放在十几米高的货架位置,大大增加了单位面积的货物存储量。
阁楼式货架和平台仓库:阁楼式货架是在仓库内搭建阁楼,将仓库空间分为上下两层或多层。下层可以用于存放较重、体积较大的货物,上层则可以存放较轻、小型的货物。平台仓库则是在仓库内设置多层平台,根据货物的特性和装卸要求将货物分配到不同的平台上。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仓库的高度空间,增加货物存储的层次感,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
二、堆场货物堆存布局优化
分区规划与货物匹配
按货物类型分区:将堆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集装箱堆场、散货堆场、件杂货堆场等。在每个大区内,再根据货物的具体类型进一步细分。例如,在件杂货堆场中,划分出木材堆放区、钢材堆放区、机械设备堆放区等。这样可以根据不同货物的特点和堆存要求,采用最合适的堆存方式,避免不同类型货物相互干扰,提高每个区域的空间利用率。
考虑货物流量和周转频率:对于周转频繁的货物,将其放置在靠近装卸设备和出入口的区域。例如,在港口的集装箱堆场中,将预计近期装船或卸船的集装箱放置在靠近岸边起重机的区域,方便快速装卸。而对于周转较慢的货物,可以将其放置在堆场的较远处。同时,根据货物流量的大小来合理分配堆场空间,流量大的货物分配更多的堆存空间,以避免货物积压和混乱,提高整个堆场的货物吞吐效率和空间利用率。
堆存方式与空间利用
集装箱堆存:在集装箱堆场中,采用合理的堆存策略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常见的有按列堆存和按块堆存。按列堆存时,要注意集装箱的排列整齐,并且要考虑不同尺寸(如 20 英尺和 40 英尺)集装箱的搭配。按块堆存则是将集装箱组合成一个个方块进行堆放,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堆场的平面和垂直空间。同时,利用堆高机等设备将集装箱堆放到合适的高度,但要确保堆存的稳定性,防止集装箱倒塌。
散货和件杂货堆存:对于散货,如煤炭、矿石等,可以采用锥形堆或梯形堆的方式进行堆放。这种堆形能够在保证散货稳定性的同时,充分利用堆场的空间。在堆放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堆存的坡度,防止散货滑落。对于件杂货,根据货物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堆码方式。例如,对于圆柱形的货物,可以采用分层交错堆码,将每层货物的圆柱轴线相互错开一定角度,这样可以减少货物之间的空隙,提高空间利用率。
场地设施与空间优化
合理设置通道和间隔:在堆场中,合理设置通道的宽度和货物之间的间隔。通道宽度要根据装卸设备的类型和尺寸来确定,确保装卸设备能够安全、高效地通行。例如,对于大型的龙门起重机,通道宽度要足够其大车行走和小车横移。同时,货物之间的间隔要在保证货物装卸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小,以增加货物的堆存密度。
利用辅助设施拓展空间:可以利用一些辅助设施来拓展堆场的可用空间。例如,在堆场边缘设置可移动的防护栏或挡墙,当需要堆放更多货物时,可以适当调整防护栏的位置,扩大堆存范围。另外,对于一些可以露天堆放但需要防雨防晒的货物,采用可伸缩的遮阳篷或雨棚,在不占用过多空间的情况下,为货物提供保护,从而可以在有限的堆场空间内堆放更多种类的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