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件杂货码头,对不同种类货物进行分类装卸和保管是确保码头作业高效、货物安全的关键。以下是具体的方法:
一、分类装卸
按货物特性分类
危险货物如化学品、易燃品和爆炸品等,装卸过程需要严格遵循安全规定。码头需要配备专业的装卸设备和经过专门培训的操作人员。对于化学品,要根据其化学性质(如腐蚀性、毒性)选择合适的防护设备和装卸工具。例如,装卸腐蚀性化学品时,装卸设备的接触部分要采用耐腐蚀材料;易燃品和爆炸品的装卸则要在无火源、静电消除的环境下进行,并且要严格控制装卸速度,防止产生静电火花。
易碎货物(如玻璃制品、陶瓷)在装卸过程中需要特别小心。一般采用缓冲包装材料(如泡沫、气垫薄膜)对货物进行包装后再装卸。装卸设备的操作要平稳,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例如,在使用叉车装卸易碎货物时,要降低行驶速度,避免急刹车。对于易变形货物(如软质塑料制品、橡胶制品),要注意避免过度挤压。在装卸时,可以采用分层堆放、中间加隔垫的方式,防止货物在重力作用下变形。
形状规则的货物(如方形的木材、正方体的金属块)相对容易装卸。可以使用常规的装卸设备,如叉车的货叉能够方便地插入货物底部进行搬运。而形状不规则的货物(如弯曲的管道、异形的雕塑)则需要特殊的装卸工具或方法。例如,对于弯曲的管道,可以使用带有软质衬垫的夹具来固定管道,防止在装卸过程中滚动或滑落;异形雕塑可能需要定制的吊架,吊架的形状和尺寸要与雕塑的外形相匹配,以确保安全装卸。
根据货物的尺寸和重量,可以将货物分为大型重件、小型重件、大型轻件和小型轻件。大型重件如大型机械设备,通常需要使用重型起重机(如浮吊、履带吊)进行装卸。这些设备具有较大的起重量和工作半径,能够安全地将大型重件从运输工具(如船舶、卡车)上吊起或放下。小型重件如小型电机,可以使用叉车等设备装卸。对于大型轻件,像大型的塑料容器,虽然重量不大,但体积较大,可能需要特殊的夹具或吊具来保证装卸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货物变形。小型轻件则可以批量处理,例如使用托盘和叉车组合的方式装卸。
尺寸和重量:
形状:
脆弱性:
危险性:
按运输工具分类
铁路车辆装卸主要考虑铁路轨道的布局和车辆的结构特点。对于敞车,货物通常可以使用起重机或叉车从车辆顶部或侧面进行装卸。对于棚车,需要先打开车门,然后使用合适的设备将货物搬出或搬进。在装卸过程中,要注意铁路限界,避免装卸设备或货物超出限界范围,影响铁路运输安全。
卡车装卸相对灵活。在码头的卡车装卸区域,要根据卡车的类型(如厢式货车、平板货车)和货物的装卸方式安排合适的装卸设备。对于厢式货车,可能需要使用叉车或手动托盘搬运车将货物从车厢内搬出或搬进。平板货车装卸的货物如果是大型重件,可能需要起重机来吊装;如果是小型件杂货,则可以使用叉车或吊车进行装卸。
对于件杂货船舶,根据船舶的结构和舱口布局安排装卸顺序。通常先从舱口较大、位置较便利的舱室开始装卸。例如,对于多层甲板的船舶,先装卸上层甲板的货物,再逐步向下层甲板装卸。在装卸过程中,要注意船舶的稳定性,避免因货物分布不均导致船舶倾斜。对于滚装船,货物主要是通过车辆自行上下船,码头需要提供合适的通道和引导设施,确保车辆能够安全、快速地进出船舶。
船舶装卸:
卡车装卸:
铁路装卸:
按装卸设备适用性分类
对于一些小型、轻量且不适合机械装卸的特殊货物(如手工艺术品、小批量的高价值电子产品),可能需要人力装卸。人力装卸要注意劳动强度和安全,配备适当的工具(如手推车、托盘搬运车)来减轻劳动强度。同时,要对装卸工人进行培训,确保他们正确地搬运货物,避免货物损坏。
主要用于批量、连续的货物装卸。例如,在一些煤炭、矿石等散货码头改装成的件杂货码头,对于颗粒状或块状的件杂货(如袋装化肥、建筑用石子),可以使用输送机进行装卸。输送机可以将货物从船舶或运输车辆上卸载到堆场或仓库,也可以将货物从堆场或仓库装载到运输工具上。输送机的速度和输送量可以根据货物的流量和装卸要求进行调节。
适用于中小型货物,特别是那些可以通过货叉搬运的货物。叉车可以在码头的仓库、堆场和装卸区域之间灵活移动。例如,在仓库内装卸货物时,叉车可以将货物从货架上取下或放回,也可以将货物从仓库搬运到运输工具上。对于托盘化的货物,叉车是最常用的装卸设备之一,它可以高效地处理整托盘货物的装卸和短距离运输。
适合于大型、重型或高处作业的货物装卸。岸边起重机可以将货物从船舶上吊起并放置在码头的指定位置。对于大型设备或建筑材料(如大型钢梁、预制混凝土构件),岸边起重机的起重量和工作半径能够满足装卸需求。龙门起重机在码头堆场用于货物的堆存和二次搬运,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灵活移动,对大型货物进行有效的装卸和码放。
起重机装卸:
叉车装卸:
输送机装卸:
人力装卸:
二、分类保管
仓库保管
对每个货位进行编号和标识,记录货物的名称、规格、数量、入库日期等信息。通过仓库管理系统(WMS)对货位进行动态管理,实时掌握货物的存储位置和状态。例如,当一批新的货物入库时,WMS 会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如按照货物类别、出入库频率等)为其分配货位,并更新货位信息。在货物出库时,能够快速定位货物所在货位,提高货物的周转效率。
根据货物的尺寸、重量和出入库频率等因素,合理安排货架。对于小型、轻量且出入库频繁的货物,可以存放在靠近仓库出入口的货架上,方便装卸和搬运。对于大型、重型货物,可以使用重型货架,并且要确保货架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货物的重量要求。例如,对于大型机械设备的零部件,可以存放在能够承受较大重量的钢质货架上,并且要根据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合理的存放布局,便于查找和取用。
将仓库分为不同的区域,如普通货物区、危险货物区、易腐货物区等。普通货物区可以存放一般的件杂货,如五金制品、纺织品等。危险货物区要严格按照危险货物的分类(如爆炸品、易燃液体、腐蚀性物质等)进行细分,不同性质的危险货物要分开存放,并且要配备相应的消防、通风和泄漏应急处理设施。易腐货物区(如食品、鲜花)需要有良好的温控和通风设施,以延长货物的保质期。
按货物性质分区:
货架存储:
货位管理:
堆场保管
在堆场的每个货物堆上设置明显的标识牌,注明货物的名称、规格、数量、入库日期等信息。同时,要建立堆场货物管理记录,记录货物的堆放位置、堆码方式、进出库情况等。通过这些标识和记录,方便对堆场货物进行管理和盘点,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完整。
根据货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堆码方式。对于稳定性好的货物(如正方体的金属块),可以采用简单的重叠堆码方式;对于容易滚动的货物(如轮胎、圆筒形的钢材),要采用交叉堆码或使用挡木等固定措施,防止货物滚动。对于需要防潮的货物(如袋装水泥),在堆码时要注意垫高货物底部,避免货物直接接触地面,并且可以使用防雨布等遮盖货物,防止雨水浸湿。
与仓库类似,堆场也需要进行分区。可以按照货物的类型(如木材堆场、钢材堆场、集装箱堆场等)进行划分。对于件杂货堆场,还可以根据货物的尺寸和重量进一步细分。例如,大型重件货物堆放在专门的区域,并且要保证堆放场地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货物的重量要求;小型轻件货物可以采用托盘化或集装化的方式进行堆放,便于管理和搬运。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