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航运资讯  >  对于液体散货(如原油)的装卸,怎样防止泄漏和污染?
对于液体散货(如原油)的装卸,怎样防止泄漏和污染?
2024年12月18日 08:34   浏览:1   来源:Faye

对于液体散货(如原油)装卸过程中的防泄漏和防污染措施如下:


一、装卸前的设备检查


  1. 船舶和码头设备检查

    • 对运输船舶和码头的装卸管道、阀门、泵等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对于管道,要检查其外观是否有腐蚀、磨损、裂缝等情况,特别是管道的连接部位和弯头处。可以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等方法来检测管道内部的缺陷。阀门要检查其密封性,通过压力测试来确保阀门在关闭状态下能够有效阻止液体流动,开启状态下能够顺畅通过液体,并且操作灵活,无卡滞现象。泵的检查包括其机械部件的完整性、密封性能和动力系统的可靠性,确保泵能够正常工作,不会出现泄漏。

    • 检查设备的维护记录,了解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最近一次的维修情况。对于接近使用寿命或者存在频繁故障历史的设备,要重点检查或者提前更换,防止在装卸过程中出现问题。

  2. 连接部位的密封检查

    • 在连接船舶与码头的装卸管道时,要确保连接紧密。安装好相应的密封垫和紧固装置,如法兰连接时,要使用符合要求的密封垫片,并且按照规定的扭矩拧紧螺栓。在连接完成后,进行试压操作,向管道内注入一定压力的水或空气(根据液体性质和设备要求选择),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有泄漏。如果发现泄漏,要及时重新安装或更换密封部件,直到试压合格为止。


二、装卸过程中的监测与防护


  1. 参数监测系统

    • 采用先进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管道压力、流量等参数。在管道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将信号传输到中控室的监控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在中控室实时观察这些参数的变化,当发现压力突然升高或者流量异常波动时,立即停止装卸作业进行排查。例如,压力突然升高可能是管道堵塞或者阀门未完全开启造成的,流量异常可能是管道泄漏或者泵出现故障导致的。

    • 设定合理的报警阈值,当参数超出正常范围时,系统自动发出警报。同时,监测系统要具备数据记录功能,能够记录装卸过程中的参数变化情况,以便后续分析事故原因或者进行设备维护时参考。

  2. 防污染设备配备

    • 码头会配备围油栏、吸油毡等防污染设备。在装卸区域周围设置围油栏,围油栏的类型和尺寸要根据装卸区域的大小、水域环境和可能泄漏的液体量来选择。例如,在开阔的海域码头,可能需要使用大型的浮式围油栏,其能够在风浪较大的情况下有效地阻挡原油泄漏扩散到周边海域。如果发生少量泄漏,工作人员会迅速使用吸油毡进行吸附清理。吸油毡要放置在容易获取的位置,并且要定期更换,保证其吸附性能良好。此外,码头还应配备收油机等设备,用于大量泄漏时的原油回收。


三、人员培训与应急处理


  1. 专业培训

    • 对于装卸作业人员,要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熟悉液体散货的性质、装卸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培训内容包括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易燃性、毒性、腐蚀性等,让作业人员了解接触原油可能带来的危害。同时,要培训装卸设备的操作规范,如如何正确开启和关闭阀门、如何操作泵等,确保作业人员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泄漏的风险。

    • 进行应急处理培训,包括泄漏事故发生后的报告程序、如何使用防污染设备、如何进行人员疏散等内容。通过模拟演练,让作业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应急处理技能,提高应对泄漏事故的能力。

  2. 应急处理措施

    • 制定详细的泄漏和污染应急处理预案。预案中要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例如,一旦发生泄漏,维修人员负责抢修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停止装卸作业并协助进行防污染工作,管理人员负责协调救援工作和与外部机构的沟通。同时,要与当地的环保部门、海事部门、消防部门等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在发生较大泄漏事故时能够及时获得外部支持,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


航运圈资讯号
Faye
介绍
关注我,关注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