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小宗散货海运装卸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关键步骤:
一、装货前的准备阶段
货物检验与计量
首先要对散货进行质量检验。例如,对于建筑用的砂石,要检查其颗粒大小、含泥量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对于粮食等散货,要检查湿度、杂质含量等。同时,需要精确计量货物的数量。可以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如对于液体散货(如食用油等),可以使用流量计来计量体积;对于固体散货,像煤炭等,可以使用地磅来称重。准确的计量对于后续的运输费用计算和货物交接至关重要。
船舶准备
对船舶货舱进行清洁和检查。确保货舱内没有残留的上一批货物、杂物以及可能会对本次装货造成污染的物质。例如,在装粮食之前,要彻底清扫货舱,防止之前运输化学品留下的残留物污染粮食。同时,要检查货舱的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通风良好可以防止货物受潮、发霉,排水系统正常则能避免货舱积水损坏货物。还要检查舱壁的密封性,确保在航行过程中海水不会渗入货舱。
装卸设备准备
港口装卸设备要提前调试和检查。对于小宗散货装卸,常用的设备有皮带输送机、抓斗起重机等。要检查皮带输送机的输送带是否完好,传动装置是否正常运转。抓斗起重机的抓斗是否能够正常开合,钢丝绳是否有磨损等情况。如果设备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装卸效率,还可能导致货物洒落、损坏等情况。
二、装货阶段
货物输送与堆放
对于固体散货,如使用皮带输送机进行装货,货物会从仓库或堆场被输送到船舶货舱。在输送过程中,要控制好输送速度。如果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货物在货舱内堆积不均匀,甚至可能使货物溢出货舱。在货舱内堆放货物时,要注意合理规划。例如,对于有流动性的散货(如谷物),要堆成有一定坡度的形状,防止货物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发生移位。同时,要避免货物集中堆放在一处,以免对船舶的稳性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液体散货,会通过管道和泵进行输送。在装货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液位变化,防止液体溢出。同时,要确保管道连接紧密,没有泄漏情况。例如,在装油过程中,船员会通过液位计和流量表来监控装油进度,并且会在货舱周围设置围油栏等防泄漏设施。
质量监控与调整
在装货过程中,要继续对货物质量进行监控。例如,对于矿石等散货,要注意是否有大块矿石混入,这可能会影响后续的卸货操作或者损坏装卸设备。如果发现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货物,要及时停止装货并进行处理。同时,根据船舶的稳性要求和货舱空间情况,对货物的堆放和分布进行调整。如果发现船舶出现横倾或纵倾现象,通过调整货物的装载位置来恢复船舶的平衡。
三、卸货阶段
卸货设备操作
卸货时,对于固体散货,抓斗起重机是常用的设备。操作抓斗起重机的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抓斗的开合和升降操作,确保能够准确地抓取货物并将其卸载到指定的地点。例如,在将煤炭卸载到港口堆场时,要控制抓斗的下降速度和抓取量,避免煤炭洒落。对于液体散货,开启卸货管道的阀门,通过泵将液体输送到岸上的储存设施。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管道压力的变化,防止管道破裂。
货物清理与核对
卸货完成后,要对船舶货舱进行清理。清除货舱内残留的散货,确保货舱干净整洁。同时,要核对卸货的数量。对于固体散货,可以通过地磅称重或者测量堆场体积的方式来核对;对于液体散货,可以通过岸上储油罐的液位计量来核对。将卸货数量与装货数量进行对比,检查是否存在差异,如有差异,要分析原因,如是否存在泄漏、计量误差等情况。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