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沿海海运中,准确计算不同货物的运费需要考虑以下多个因素:
一、基本计费方式
重量计费
对于一些较重的货物,如金属矿石、建筑材料等,通常会按照货物的重量来计算运费。运费计算公式一般为:运费 = 货物重量(吨)× 每吨运费单价。例如,某沿海航线每吨矿石的运费单价是 50 元 / 吨,一批矿石重 100 吨,那么运费就是 100×50 = 5000 元。
这里的重量一般是指货物的毛重,即货物本身重量加上包装重量。而且在计算重量时,需要注意重量单位的换算,因为在国际贸易中,可能会出现公吨、长吨、短吨等不同的重量单位。1 公吨 = 1000 千克,1 长吨 = 1016.05 千克,1 短吨 = 907.185 千克。
体积计费
对于轻泡货物,像棉花、塑料制品等体积较大但重量较轻的货物,会按照体积来计费。常见的计费单位是立方米。运费计算公式为:运费 = 货物体积(立方米)× 每立方米运费单价。例如,某塑料制品每立方米运费单价是 100 元 / 立方米,货物总体积为 20 立方米,运费就是 20×100 = 2000 元。
计算体积时,要按照货物包装后的最大外形尺寸来计算。一般是长 × 宽 × 高。同时,有些情况下,可能还会有体积重量的概念。体积重量是将货物体积按照一定的换算系数转换为重量来比较,以确定是按照重量还是体积计费更合理。例如,换算系数是 1 立方米 = 500 千克,如果货物实际重量小于体积重量,就可能按照体积计费。
按件计费
二、附加费用
港口费用
燃油附加费
货物附加费
三、航线和距离因素
航线影响
距离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