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间航行时,船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保持高度的警觉和良好的瞭望:
一、视觉瞭望方面
适应黑暗环境
在进入夜间值班前,船员应提前到甲板等室外环境,让眼睛适应黑暗。一般需要 15 - 30 分钟,在此期间避免强光照射眼睛,因为强光会使眼睛重新适应光亮环境,破坏已经形成的暗适应。例如,船员在值班前不要在明亮的房间内长时间逗留,然后突然到黑暗的甲板上瞭望,而是应该提前到相对较暗的区域等待眼睛适应。
保持良好的视力。船员要定期检查视力,确保在夜间能够看清周围环境。如果视力下降,要及时佩戴合适的眼镜或采取其他矫正措施。在瞭望过程中,可以适当眨眼和转动眼球,缓解眼睛疲劳,提高视觉敏锐度。
利用照明设备辅助瞭望
合理使用船舶自身的照明设备。如航行灯,包括桅灯、舷灯和尾灯,这些灯可以向其他船舶表明本船的位置、航向和船舶类型等信息。同时,要确保这些灯的亮度和照射角度符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要求,并且定期检查灯具是否正常工作,灯泡是否需要更换。
可以使用强光手电筒进行辅助瞭望。但要注意避免将强光直接照射到其他船舶的驾驶台,以免影响对方瞭望。在检查本船周围的近距离物体,如船体结构、系泊设备等,或者观察海面漂浮物时,手电筒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重点观察区域和目标
重点关注海上的船舶动态。观察其他船舶的航行灯,通过灯光的颜色、位置和闪烁方式判断船舶的航向和相对位置。例如,看到绿色舷灯和白色桅灯,就知道该船是在本船的右舷方向航行。同时,注意观察船舶的灯光变化,如是否有船舶突然转向,灯光角度发生改变等情况。
留意海上的障碍物和漂浮物。在夜间,浮标、冰山、沉船残骸等可能不容易被发现,船员要仔细观察海面的反光情况、物体的轮廓等。例如,浮标通常会有灯光闪烁,冰山在月光下可能会有白色的反光,发现这些迹象时要及时判断物体的性质和位置,采取相应的避让措施。
二、听觉瞭望方面
保持安静环境和敏锐听力
在驾驶台等瞭望场所,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噪音。关闭或调小与瞭望无关的电子设备的声音,如收音机等。同时,船员要保持耳朵清洁,避免耳部疾病影响听力。在值班期间,避免佩戴耳机听音乐等行为,以便能够随时听到周围的声音。
学会辨别不同的声音。如海浪声、船舶发动机声、雾号声等。能够通过声音的大小、方向和频率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和距离。例如,听到远处船舶的雾号声越来越近,说明该船可能在向本船靠近,要加强视觉瞭望,确定其位置。
利用助听设备
三、人员协作和工作安排方面
合理的值班制度
采用科学的值班制度,如轮班制,确保船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疲劳瞭望。一般来说,船员的值班时间不宜过长,以 4 - 6 小时为宜。在交接班时,上一班船员要将瞭望情况、船舶动态等信息详细告知下一班船员,包括发现的其他船舶位置、航向,是否有异常声音等。
增加瞭望人员。在夜间航行,特别是在交通繁忙的海域或者恶劣天气条件下,可以安排多名船员同时进行瞭望。例如,一名船员负责观察前方的船舶动态,另一名船员负责观察左右舷和后方的情况,通过相互协作,提高瞭望的全面性。
定期培训和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