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船员资讯  >  当船舶需要进行紧急抛锚时,船员的操作步骤有哪些?
当船舶需要进行紧急抛锚时,船员的操作步骤有哪些?
2024年12月17日 19:41   浏览:17   来源:Faye

当船舶需要进行紧急抛锚时,船员应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一、准备工作


  1. 发出警报信号

    • 立即拉响船舶的警报系统,发出紧急抛锚信号。这一信号可以提醒船上所有人员船舶即将进行紧急操作,让船员们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固定好可能因船舶突然停止而移动的物体,防止人员摔倒等。同时,通过甚高频(VHF)等通讯设备向附近船舶广播本船正在进行紧急抛锚的消息,避免碰撞等事故。

  2. 检查抛锚设备状态

    • 快速检查锚机的电源供应是否正常。确保锚机的电机能够正常运转,没有电气故障,如短路、过载保护装置动作等情况。同时,检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手柄、刹车装置等是否灵活有效。

    • 查看锚链的状况,确认锚链没有严重的锈蚀、变形或者绞缠。检查连接锚和锚链的卸扣是否牢固,防止在抛锚过程中出现锚链断裂或者锚脱落的情况。


二、抛锚操作


  1. 选择合适的抛锚位置

    • 尽可能选择合适的水深进行抛锚。一般来说,抛锚水深最好是船舶吃水的 2 - 3 倍左右。例如,如果船舶吃水为 5 米,那么合适的抛锚水深应该在 10 - 15 米之间。同时,要考虑海底地质情况,最好选择沙质或泥质海底,避免在礁石或过硬的海底抛锚,因为这样可能导致锚无法抓牢海底。

    • 观察周围环境,确保抛锚位置没有障碍物,如沉船、暗礁、水下管道等。利用船上的测深仪、声呐等设备来探测水下情况,并且结合海图信息来确定安全的抛锚位置。

  2. 控制抛锚速度和深度

    • 操作锚机缓慢放出锚链。根据船舶的大小、锚链的规格和当时的海况,控制抛锚速度。一般情况下,大型船舶抛锚速度相对较慢,以避免锚链下降速度过快对锚机造成过大的冲击。在抛锚过程中,通过锚机上的计数器或标记来监控锚链的放出长度。

    • 当放出一定长度的锚链后,根据船舶的漂移情况和锚链的张力,判断锚是否已经抓底。通常,当锚链放出适当长度并感觉到一定的阻力时,说明锚已经接触海底并开始抓底。例如,在正常情况下,抛锚深度为 10 米左右时,放出的锚链长度可能在 3 - 4 倍的水深左右,即 30 - 40 米,此时可初步判断锚是否抓牢。


三、抛锚后的检查和固定


  1. 检查锚链张力和船舶状态

    • 抛锚后,持续观察锚链的张力情况。可以通过观察锚链的紧绷程度或者使用锚链张力计来监测。如果锚链过松,可能是锚没有抓牢,需要重新调整锚链长度或者重新抛锚;如果锚链过紧,可能会对锚机和船体结构造成损坏,此时需要适当放出一些锚链来缓解张力。

    • 密切关注船舶的位置和姿态。利用船上的定位系统(如 GPS)和罗经等设备,观察船舶是否有异常的漂移或旋转。如果船舶出现明显的漂移,可能是锚的抓力不足或者锚链长度不合适,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锚链长度或者使用双锚来稳定船舶。

  2. 固定抛锚设备

    • 当确定锚已经抓牢并且船舶状态稳定后,将锚机的刹车装置牢固地刹住,防止锚链在船舶受到外力(如风浪、水流)作用时自行滑动。同时,在锚机和锚链附近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船员注意安全,避免在船舶摇晃过程中被锚链或锚机部件碰伤。


航运圈资讯号
Faye
介绍
关注我,关注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