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在热带海域航行时,船员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式防止蚊虫叮咬和疾病传播:
一、防止蚊虫叮咬方面
物理防护措施
安装防护设施:在船舶的舱室门窗处安装细密的纱窗和纱门,这是防止蚊虫进入室内空间的第一道防线。纱窗和纱门的网眼要足够小,能够有效阻挡蚊虫,同时要确保其安装牢固,没有缝隙让蚊虫钻进来。例如,在船员的居住舱室、餐厅和工作舱室等都应安装质量良好的纱网设施。
使用蚊帐:在休息的床铺周围安装蚊帐。选择蚊帐时,要挑选材质细密、孔眼小的产品,并且确保蚊帐能够完全封闭,没有破损。睡前仔细检查蚊帐内是否有蚊虫进入,将蚊帐的开口处紧密扎好,这样即使舱室中有蚊虫,也能在睡眠期间得到有效保护。
化学驱蚊方法
使用驱蚊剂:船员可以使用含有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在暴露的皮肤表面,如手臂、腿部、颈部等,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适量涂抹。一般来说,避蚊胺含量在 10% - 30% 左右的驱蚊剂能提供较好的防护效果,有效时间可达数小时。不过,要注意避免将驱蚊剂涂抹在眼睛、嘴巴等敏感部位。
放置蚊香和电蚊香液:在舱室内合适的位置放置蚊香或使用电蚊香液。蚊香在点燃后会释放出驱蚊成分,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驱赶蚊虫。电蚊香液则更加安全方便,通过加热使药液挥发。在使用时,要放置在通风良好但蚊虫容易进入的地方,如靠近门窗的角落,并且要注意远离易燃物品,防止火灾。
环境治理措施
清理积水:蚊虫的繁殖离不开水,所以要定期检查和清理船舶上的积水区域。例如,检查甲板上的排水口是否畅通,避免雨水积聚;清理舱室角落里的水渍;对船上的储水容器,如水桶等,要加盖密封,防止蚊虫在水中产卵。对于一些难以避免的积水区域,如船舶的淡水舱通风口,可以投放适量的食蚊鱼等生物防治手段来控制蚊虫幼虫的滋生。
保持舱室清洁:保持船舶舱室的干净整洁,及时清理食物残渣和垃圾。垃圾和食物残渣会吸引蚊虫,所以要将垃圾存放在有密封盖子的垃圾桶内,并定期清理。同时,经常打扫舱室地面、桌面等,减少蚊虫的栖息场所。
二、防止疾病传播方面
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船员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处理食物前后以及在户外工作后。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 20 秒,这样可以有效去除手上的细菌和病毒。例如,在接触过可能被蚊虫污染的物品,如户外的栏杆、工具等之后,及时洗手可以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每天早晚刷牙,并且在饭后使用清水漱口。良好的口腔卫生可以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预防口腔疾病以及一些通过口腔途径传播的全身性疾病。
饮用水和食物安全
饮用水处理:确保船舶上的饮用水源安全。如果是使用海水淡化设备制取饮用水,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消毒,保证出水质量符合饮用水标准。对于储存的饮用水,要定期检测,防止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污染。可以使用水质检测试剂盒进行简单的检测,如检测水中的余氯含量、细菌总数等指标。
食物安全保障:在热带海域,食物容易变质,所以要特别注意食物的储存和处理。食物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船舶的冷藏库和干货库。对于易腐食品,如肉类、鱼类等,要确保冷藏温度适宜,一般在 0 - 4℃左右。在处理食物时,要遵循生熟分开的原则,避免交叉污染。例如,使用不同的刀具和案板处理生肉和熟肉,并且在烹饪食物时要确保充分煮熟,杀死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疾病预防接种和医疗措施
预防接种:在船舶进入热带海域航行之前,船员应该根据目的地的疾病流行情况和航行路线,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例如,对于前往疟疾、登革热等疾病高发地区的船舶,船员可以接种疟疾疫苗、登革热疫苗等。同时,还要接种常规的疫苗,如破伤风疫苗、甲肝疫苗等,增强身体对常见疾病的抵抗力。
医疗物资准备和疾病监测:船舶上要配备充足的医疗物资,包括治疗蚊虫叮咬引起的过敏反应的药物(如抗组胺药)、治疗常见热带疾病的药物(如抗疟药、治疗登革热的药物等),以及消毒和防护用品(如酒精、碘伏、口罩等)。船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是否有疾病症状出现,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