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艇是一种封闭式或部分封闭式的小艇,用于在船舶遇险时搭载船员逃生。它具有良好的航海性能,能够在恶劣海况下航行一定距离。根据结构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全封闭式救生艇、部分封闭式救生艇和开敞式救生艇。全封闭式救生艇能为乘员提供更好的保护,免受风雨、海浪和低温的影响。
救生筏是一种可折叠的漂浮设备,通常由橡胶或塑料等材料制成。有气胀式救生筏和刚性救生筏之分,气胀式救生筏使用更为广泛。它在未充气时体积小,便于存放,在船舶遇险时可通过充气装置迅速展开,为船员提供漂浮平台。救生筏内通常配备有基本的求生设备,如口粮、淡水、信号装置等。
救生衣:是最基本的个人救生设备,要求船上每人都配备。救生衣能使落水者头部露出水面,保持漂浮状态。它一般带有反光材料,便于在夜间被发现,还有口哨等信号装置。救生衣有多种类型,如普通救生衣、气胀式救生衣等。气胀式救生衣在正常情况下体积较小,穿着方便,遇水后自动充气。
浸水保温服:主要用于在寒冷水域中为船员提供保温功能,防止船员因体温过低而危及生命。它能在船员落水后减少身体热量散失,通常采用防水、保温材料制成,可覆盖全身,包括头部和手部,有些还带有浮力装置。
救生圈:通常放置在船舶的两舷和其他容易取用的位置。救生圈一般是环状的,具有一定的浮力,外面包裹着玻璃纤维等材料,内部填充泡沫塑料等浮力材料。有些救生圈还带有自亮灯浮和烟雾信号,以便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抛绳设备:用于在船舶与救生艇、救生筏或岸上之间建立联系。它包括抛绳枪和抛绳筒等,可将绳索抛射到一定距离外,帮助救援人员或逃生者传递物资或建立牵引绳索。
求救信号设备:如手持火焰信号、降落伞火焰信号、橙色烟雾信号等。这些信号设备可以在远距离向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提高被发现的几率。
救生设备的设计要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各国船级社的相关标准。例如,救生艇的设计要考虑到在不同海况下的稳定性和航海性能,其结构强度要能承受恶劣天气和一定程度的碰撞。救生筏的设计要确保在充气后能快速成型且结构牢固,同时要考虑到不同的装载人数和存放空间限制。
数量要求:根据船舶的类型、大小、航区和船上人员数量来确定救生设备的配备数量。例如,客船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救生艇和救生筏,以确保所有乘客和船员都能安全撤离。一般来说,每艘救生艇和救生筏都有规定的额定乘员数,船舶配备的救生设备总容量应大于或等于船上人员总数。
分布要求:救生设备应合理分布在船舶的各个部位,以便在船舶任何位置发生紧急情况时,船员和乘客都能方便地获取。例如,救生艇通常放置在船舶的两侧,救生筏存放在易于释放的位置,救生衣和救生圈分布在甲板周围、通道等位置。
准备工作
船员在释放救生艇前,要检查救生艇的各个部件,包括艇体结构、吊艇架、救生设备(如桨、舵、信号装置等)是否完好。确保救生艇内的座位布置正确,燃油、淡水、食品等物资充足。同时,要通知船上其他人员做好登艇准备。
例如,检查吊艇架的滑轮、钢丝绳是否正常,艇内的发动机是否能正常启动,救生艇的门窗是否能正常关闭和开启等。
释放步骤
首先,解除救生艇的固定装置,如绑扎的绳索和止动销等。然后,将吊艇架的刹车装置松开,通过手动或电动装置将救生艇缓慢降至水面。在下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救生艇的平衡,避免倾斜。当救生艇接触水面后,解开吊艇钩,使救生艇完全脱离船舶。
例如,在一些大型船舶上,通过电动绞盘控制吊艇架的下降,船员要密切观察救生艇的下降情况,根据情况调整下降速度。
启动发动机
登艇后,船员要尽快启动救生艇的发动机。按照发动机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检查仪表显示是否正常,如油压、水温等。如果发动机无法启动,要立即使用备用的手动划桨装置。
例如,有些救生艇发动机是柴油发动机,启动前要检查燃油阀门是否打开,冷却系统是否正常,然后按照启动程序操作。
航行操作
利用救生艇的舵和推进装置控制救生艇的航向和航速。根据海况和风向,合理调整航行方向。在航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艇内人员的平衡,避免人员受伤。同时,要按照规定使用救生艇内的信号装置,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例如,在风浪较大时,要让救生艇的船头迎着海浪,避免侧面受浪导致翻艇。
自动释放和手动释放
气胀式救生筏有自动释放和手动释放两种方式。自动释放是在船舶下沉到一定深度时,通过静水压力释放装置自动触发,使救生筏充气并脱离船舶。手动释放则是由船员在船舶遇险但尚未下沉时,通过拉动释放装置的绳索,使救生筏充气并投放至水面。
例如,静水压力释放装置通常安装在救生筏存放处的底部,当船舶下沉约 1.5 - 4 米时,水压会使装置启动,释放救生筏。手动释放时,船员要找到救生筏的释放拉索,用力拉动,启动充气装置。
投放至水面后的操作
救生筏投放至水面后,船员和乘客要尽快登筏。登筏时要注意避免损坏救生筏,如不要用尖锐物体划破筏体。登筏后,要检查救生筏的基本设备是否齐全,如遮阳篷、口粮、淡水等,同时要使用信号装置发出求救信号。
例如,在登筏后,要确保救生筏的入口关闭紧密,防止海水进入,然后按照筏内的操作说明,稳定筏体,等待救援。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