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海事资讯  >  船舶的通信系统在航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早期的无线电通信到现代的卫星通信,航海通信技术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这些技术如何保障船舶与岸上指挥中心、其他船舶之间的信息畅通?
船舶的通信系统在航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早期的无线电通信到现代的卫星通信,航海通信技术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这些技术如何保障船舶与岸上指挥中心、其他船舶之间的信息畅通?
2024年12月13日 16:23   浏览:0   来源:货代小哈哈

一、航海通信技术的发展阶段

(一)早期无线电通信阶段


  • 火花式发射机时代(19 世纪末 - 20 世纪初)

    • 这是航海无线电通信的最初形式。当时采用火花式发射机来发送无线电信号,它通过在火花隙之间产生高频振荡来发射电磁波。这种通信方式非常简单,但信号不够稳定,且容易受到干扰。其通信距离也相对较短,一般只有几十海里。例如,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中,船上就装备了早期的无线电设备,虽然它在发出求救信号时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通信效果有限。

    • 这个时期的无线电通信主要用于简单的紧急求救和基本的位置报告,通信频率比较单一,而且操作需要专业人员,他们要掌握一定的莫尔斯电码知识才能进行信息发送和接收。

  • 调幅(AM)无线电通信阶段(20 世纪初 - 中叶)

    • 随着技术的进步,调幅无线电通信逐渐应用于航海领域。它通过改变载波的幅度来携带信息,相比火花式发射机,其信号质量和稳定性有所提高。通信距离也能达到几百海里,能够实现船舶与岸上电台以及船舶之间更有效的沟通。

    • 可以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如天气预报、航海通告等。同时,无线电操作员也能够通过更清晰的语音通信进行交流,不再仅仅局限于莫尔斯电码。

(二)甚高频(VHF)和高频(HF)通信阶段(20 世纪中叶 - 晚期)


  • 甚高频(VHF)通信

    • VHF 频段的通信主要用于近距离通信,一般有效通信距离在视线范围内,大约是几十海里。其频段范围是 30 - 300MHz,工作频率较高,使得信号传播方式主要是直线传播。这就决定了它适用于船舶之间以及船舶与附近海岸电台的通信。例如,在港口内,船舶之间的靠泊指挥、货物装卸信息交流等都通过 VHF 通信进行。VHF 通信设备相对小巧,操作简便,语音质量高,并且能够支持多个频道,不同的频道可以分配给不同的通信用途,如港口交通管制、船舶调度等。

  • 高频(HF)通信

    • HF 频段是 3 - 30MHz,它的通信距离较远,能够通过电离层反射实现远距离通信,可以达到数千海里。这种通信方式使得船舶在远洋航行时也能与岸上指挥中心保持联系。不过,HF 通信受电离层变化、太阳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太阳黑子活动剧烈时,电离层会发生变化,导致 HF 通信信号的衰减、反射异常等情况,影响通信质量。但由于其远距离通信的优势,仍然是航海通信中的重要手段之一,用于传递重要的航行指令、紧急情况通报等。

(三)卫星通信阶段(20 世纪晚期至今)


  • 第一代海事卫星通信(Inmarsat - A)

    • 20 世纪 70 年代末,第一代海事卫星通信系统 Inmarsat - A 投入使用。它为船舶提供了可靠的全球通信服务,通信速率相对较低,但开启了海事卫星通信的新纪元。船舶可以通过安装大型的卫星通信终端与卫星进行通信,主要用于语音通信和简单的数据传输,如电传等。不过,设备体积较大,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小型船舶上的应用。

  • 现代卫星通信系统(Inmarsat - BGAN 等)

    •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如宽带全球区域网络(BGAN)等现代卫星通信系统出现。它能够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服务,支持视频通话、大量数据文件传输等功能。同时,设备也逐渐小型化,成本降低,不仅大型商船,许多中小型船舶也能够安装使用。例如,船员可以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船舶可以实时传输航海数据、船舶状态监测数据等到岸上的管理中心,方便对船舶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二、通信技术保障信息畅通的方式

(一)信号传输与覆盖


  • 卫星通信保障全球覆盖

    • 现代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多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或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星座,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号覆盖。无论船舶航行在哪个海域,只要在卫星信号覆盖范围内,就能够建立通信链路。卫星通信系统采用了高增益的天线和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能够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下接收和发送信号。例如,在极地地区等偏远海域,虽然传统的 HF 通信可能会受到影响,但卫星通信依然能够保持信息畅通。

  • VHF 和 HF 通信互补覆盖

    • VHF 通信用于近距离的通信,保证了船舶在港口、近岸航行等情况下的通信需求。而 HF 通信则侧重于远距离通信,通过电离层反射信号,填补了 VHF 通信范围之外的通信需求。这两种通信方式相互配合,使得船舶在从近岸到远洋的整个航行过程中都能有合适的通信手段。例如,当船舶离开港口进入远海时,VHF 通信用于与港口交通管制部门的最后交接,之后 HF 或卫星通信就开始发挥主要作用。

(二)通信协议与网络管理


  • 标准化通信协议

    • 航海通信系统采用一系列标准化的通信协议,如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规定的通信协议。这些协议确保了不同国家、不同厂商的通信设备之间能够相互兼容和通信。例如,在发送遇险报警信号时,船舶按照 GMDSS 协议发送特定格式的信号,无论是通过 VHF、HF 还是卫星通信,岸上的救援协调中心都能够正确接收和识别,并且能够快速定位船舶的位置,及时展开救援行动。

  • 网络管理与信道分配

    • 通信系统通过网络管理技术对通信信道进行合理分配。在船舶密集的海域,如繁忙的国际航道和港口,通信流量较大,需要对 VHF 等通信信道进行动态分配,避免通信干扰。例如,港口交通管制部门会根据船舶的进出港计划、航行状态等因素,为船舶分配特定的 VHF 频道用于通信,确保船舶之间以及船舶与管制部门之间的通信有序进行。

(三)冗余设计与备份系统


  • 设备冗余

    • 船舶通信系统通常采用冗余设计,例如配备多台 VHF、HF 通信设备或者多个卫星通信终端。如果其中一台设备出现故障,其他设备仍然可以正常工作,保证通信不中断。一些大型船舶还会设置备份的通信天线和电源系统,以应对主设备损坏或电力故障的情况。

  • 通信方式备份

    • 当一种通信方式受到干扰或者无法正常工作时,如卫星通信受到恶劣天气或者太阳活动影响,船舶可以切换到其他通信方式,如 HF 通信。这种多方式备份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船舶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信息畅通。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