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航运圈--航运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航运圈资讯  >  海事资讯  >  古代航海中,人们是如何利用海洋中的水流和潮汐来助力航行的?他们是如何观测和掌握水流、潮汐的规律的?
古代航海中,人们是如何利用海洋中的水流和潮汐来助力航行的?他们是如何观测和掌握水流、潮汐的规律的?
2024年12月13日 16:22   浏览:0   来源:货代小哈哈
  1. 利用水流和潮汐助力航行

    • 古代航海者深知潮汐对港口水深的影响。在涨潮时,港口和一些浅滩区的水位上升,船舶可以借助涨潮的力量进入原本水深不足的港口。例如,欧洲一些河口型港口,如伦敦港,古代船只在涨潮时能够顺利地通过较浅的河口段,进入内河码头进行装卸货物。

    • 退潮时,船舶也可以利用潮水的退去,离开港口或者通过一些因涨潮而被水淹没、退潮后露出浅滩的航道。这种利用潮汐的方式对于吃水较深的大型船舶尤其重要,它能够避免船舶在浅滩搁浅。

    • 在古代航海中,人们认识到顺着海流的方向航行可以显著提高船速。例如,在北大西洋暖流区域,维京人利用这股暖流进行长途航行。这股暖流从墨西哥湾出发,横跨大西洋流向欧洲北部海域,其流速较为稳定,维京人的长船顺着暖流航行时,能够节省人力划船的消耗,并且更快地到达目的地。同样,在太平洋海域,北赤道暖流等也为古代航海者所利用,加快了船舶在东西方向的航行速度。

    • 对于航海贸易来说,顺流航行还能缩短航程时间,使货物更快地运输到目的地。比如,在古代中国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中,南海海域的一些海流帮助商船更高效地往返,降低了运输成本。

    • 顺流航行

    • 利用潮汐进出港口和浅滩区

  2. 观测和掌握水流、潮汐规律的方法

    • 利用沿岸的地标来观测水流和潮汐。航海者会在岸边设置一些标记,如在礁石或岸边的树上做记号,观察海水相对于这些标记的涨落情况,以此来判断潮汐的高度和时间。同时,通过观察海水在不同地标处的流动状态,如漩涡、水流交汇等现象,来了解水流的复杂情况。

    • 天文观测也对掌握潮汐规律有帮助。古代航海者知道月球和太阳的位置与潮汐有关。他们虽然没有像现代这样精确的天文知识,但通过观察月相的变化来大致推测潮汐的涨落。例如,满月和新月时,潮汐的涨落幅度通常较大,他们会根据这种规律来安排船舶进出港口的时间。

    • 观察海洋生物的活动规律来判断水流情况。例如,某些鱼类会顺着海流游动,古代航海者通过观察鱼群的游动方向就能大致推断水流的方向。此外,海鸟的飞行方向也能提供线索,因为海鸟通常会借助上升气流和海流寻找食物,它们的飞行路径往往与海流有关。

    • 观察漂浮物也是一种方法。海上的漂浮物如木头、海草等会随着水流漂移,航海者通过观察它们的漂移方向和速度,就可以了解水流的方向和强度。例如,在中国沿海,渔民们通过观察海上漂浮的海藻来判断潮流的方向,帮助他们出海捕鱼和航行。

    • 古代航海者通过长期的航海实践来认识水流和潮汐规律。他们会记录每次航行中遇到的水流方向、强度和潮汐的涨落时间、幅度等信息。这些经验往往在航海家族或航海群体中代代相传。例如,在地中海地区,腓尼基人经过数代人的航海经验积累,熟悉了当地海域的潮汐情况,知道哪些地方在一天中的什么时间会出现涨潮或退潮,从而合理安排航行计划。


航运圈资讯号
货代小哈哈
介绍
做一枚开心的小货代。
推荐航运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