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艇与救生筏
外观与标识:检查救生艇和救生筏的外壳有无损坏、变形,如救生艇艇体是否有裂缝,救生筏是否有破损。同时,检查其标识是否清晰,包括船名、船籍港、乘员定额等信息。
设备配备完整性:救生艇内的桨、舵、罗经、海锚、信号设备(如信号弹、烟雾信号)、食品和淡水等是否齐全且处于有效状态。救生筏的静水压力释放器是否正常,属具是否完整,例如配备的小刀、哨子等小部件是否缺失。
降落与回收装置:检查救生艇和救生筏的降落装置,包括吊艇架、绞车、滑轮等,是否能正常操作,制动装置是否可靠。进行降落和回收试验,看其是否顺畅,降落速度是否符合规定。
救生衣与浸水保温服
数量与存放位置:核实船上配备的救生衣和浸水保温服的数量是否满足船上人员定额,并且是否存放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如在船员房间、驾驶台、机舱等人员经常活动的场所附近是否都有足够数量的救生衣。
质量与有效期:检查救生衣的浮力、系带、反光带等是否完好,浸水保温服的密封性、保暖性是否有效。查看救生设备上标注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确保未过期。
消防水系统
消防泵与管系:检查消防泵的工作状况,启动消防泵,看其压力是否能达到规定要求,消防管系是否有泄漏。检查消防栓、消防水带和水枪的配备数量是否足够,并且能够正常连接和使用。
国际通岸接头:核实船上是否配备符合标准的国际通岸接头,其规格是否正确,是否能够与岸上的消防设施有效连接。
灭火器与灭火系统
灭火器的种类和数量:根据船舶的类型、大小和货物性质,检查船上配备的灭火器种类(如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和数量是否符合规定。
状态检查:检查灭火器的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喷管是否堵塞,灭火剂是否在有效期内。对于固定灭火系统,如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检查其控制系统是否正常,灭火剂储存量是否足够,释放装置是否可靠。
导航设备
雷达:检查雷达的性能,包括开机后是否能正常工作,目标探测和跟踪功能是否良好,距离和方位测量是否准确。查看雷达天线的转动是否顺畅,有无损坏。
GPS(全球定位系统):核实 GPS 设备是否能够准确显示船舶的位置、航速、航向等信息,信号接收是否稳定。检查其天线的安装是否牢固,有无损坏迹象。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如果船舶配备了 ECDIS,检查其海图数据是否是最新版本,系统是否能够正常显示船舶位置和航行信息,如航线规划、安全等深线显示等功能是否正常。
通信设备
甚高频(VHF)无线电话:检查 VHF 无线电话的工作状态,频道转换是否正常,声音是否清晰。核实船上是否按照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 VHF 设备,并且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如驾驶台、救生艇等。
卫星通信设备:对于配备卫星通信设备的船舶,检查其信号强度、通信功能是否正常,能否进行遇险报警和日常通信。
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船舶安全设备不符合相关公约(如 SOLAS 公约等)、规则或港口国的当地规定,就判定为存在缺陷。例如,如果救生艇的降落装置无法正常降落救生艇,或者灭火器压力不足,这些情况都属于缺陷。
对于发现的缺陷,检查人员会详细记录缺陷的性质、位置、程度等信息。例如,记录灭火器压力不足的具体压力数值,救生艇损坏的具体部位等。
一般缺陷
这些缺陷对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的影响相对较小。例如,个别救生衣的反光带稍有磨损,但不影响其正常使用;或者部分消防水带的标识不太清晰。对于一般缺陷,检查人员可能会要求船舶在一定时间内(如开航前或下一港口)进行整改。
严重缺陷
严重缺陷是指那些对船舶安全、船员健康或海洋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的情况。例如,救生艇无法释放、消防泵完全无法工作等。一旦发现严重缺陷,船舶可能会被滞留,禁止离港,直到缺陷得到纠正。
整改要求通知
检查人员会向船舶船长或船东代表发出缺陷报告,明确指出缺陷内容和整改要求。整改要求包括具体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对于需要专业维修的缺陷,如雷达故障,可能会要求船舶联系有资质的维修单位进行维修。
跟踪复查
港口国监督机构会对船舶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如果船舶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没有完成整改,可能会面临进一步的处罚,如延长滞留时间、罚款等。船舶完成整改后,需要向港口国监督机构申请复查,检查人员会再次上船检查缺陷是否已得到有效纠正。只有当所有缺陷都被纠正,船舶才可以正常离港。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